*想生極樂世界和願生極樂世界對念佛人而言真的是不一樣!想生極樂世界是死後的事,而願生極樂世界是現在的事,兩者真的是很不一樣,前者是死後的期待與寄望,後者是現世的捨離與安樂!(安平念佛隨筆)2022/4/14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實修上不願「離欲」,貪瞋就不可能會止息,因為貪瞋是果而「欲求」是因,而人之所以不願「離欲」,粗因是對其禍患不清楚、不明白,細因則是對五蘊的本質及其實際的運作不清楚、不明白也就是所謂的「無明」。修行若連粗的「離欲」都做不到,那遑論破深細的「無明」呢!(安平造句)2022/11/23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行不足就是貪瞋的顯現,而「本地風光」是沒有貪瞋的情境,是沒有貪瞋的「果」,所以不是用「本地風光」來息滅貪瞋,而是用能否安住「本地風光」來檢視有無微細的貪瞋,唯有具足德行降伏貪瞋乃至止息貪瞋,「本地風光」才會安住顯現。一般禪者的修持乃至以前的我在修「本地風光」時都是倒果為因,想藉「本地風光」來息滅貪瞋,這就好像想自己只要當了富翁就有錢可用,但卻沒有努力去賺錢一樣的愚癡。(安平造句)2022/10/24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的「實修」就是要實踐已知的真理,也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聞思所得的佛法從改變自己身口意行為的習性做起到轉化自我執取的意識型態,徹底令苦不再生起。否則佛法只是佛法,自己仍是原來的自己,那所謂的學佛修行又有何實質的意義呢?(安平造句)2022/9/24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理論上道業要成就似乎只要能証悟緣起或真如實相就可以了,但在實際上道業要成就所要具備的因緣條件很多,主要的原因是各種基本德行、習性乃至道糧或觀念、意識形態沒有淨化前,自我的價值觀就會影響行者對「法」的判定使行者在不自覺中落入似是而非的陷阱,或冷水泡石頭的虛度光陰或偏離滅苦的目標,有心解脱的行者對此務必戒慎恐懼。(安平造句)2022/9/2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親跪拜頂禮兒子出家人適當嗎?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略談已「開悟」的行者如何「任運浮沉、長養聖胎」?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略談佛法「消除業障」實質上的意涵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略談善導大師念佛法門中被忽視的懺悔及空觀思想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