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只要是緣起法必然是當下進行式,而且任何「法塵」的本身都是中性的,是自己對當下的「法塵」生起合意或不合意的心念時才會緣生苦、樂受,若行者只是靜靜的看著(覺知)「法塵」,嘸想麥按怎(台語),那苦、樂受又何從緣生呢?(智眼如是說)2024/3/29

 

*世尊所宣示息苦的佛法,因時代的流變及演化所以會各種法門宗派的修法,我一向都尊重。而之所以在網路分享我個人的體驗也只是立基於不隱匿正法的師訓而已,並無一統江湖指導江山的企圖,所以不論法友認同或不認同智眼的說法,但願能有所保留。若法友的修持能如願解決問題,自然是隨喜祝賀,若實在是陷於困境無法突破時,也就能拿來參考、參考試試看能否助道業增上。(智眼如是說)2024/3/25

或許有法友會認為這則(智眼如是說)是我謙遜的表達,但其實我不是謙遜而是在描述事實。原因是無苦的涅槃境是本就具足的,關鍵只是在行者要如何排除自我意識及價值觀的干擾,親自以第一人稱去發現而已。所以法無定法,任何人只要能排除干擾也就能「現見」苦當下緣生的現象進而解脫苦的束縛。而世尊的教示也只是將他自己如何排除干擾現見緣起的經驗分享給有緣且願離苦的行者而已。以上智眼如是說,提供法友參考。2024/3/26

 

*俗語說「像不像,三分樣」,在教育普及資訊發達的時代多讀些佛學的典籍,多數行者都有各自一套的修行理念與行持,在閒談時也總能自說自話,任誰也奈何不了。問題是貪瞋真的淡薄乃至止息了嗎?不過,此事也只能是對自己負責,既不需也不用向誰交代,只要不辜負自己就好!(智眼如是說)2024/3/21

 

*一般修行者多數都只是將「生厭、離欲」當做是滅苦的原動力而已,這當然是對的,但卻忽略了,沒有具足生厭、離欲的意志與德行,隨順所緣的覺知力也是難以具足的,原因是人之所以會散亂就是源自貪念的干擾。(智眼如是說)2024/3/17

 

*要如何現量覺察自己有貪瞋取著?一般人對「我見、我執」在實際生活上並沒有現量覺察的能力,但有貪瞋取著時必然伴隨著一股熱惱及煩憂的心情。所以行者在實修上並不是直接觀察我執、我見,而是先覺察這股熱惱及煩憂的心情,也就是要先覺知自己有「苦」的生起,接著才是依行者覺知力及出離意願的深淺探究苦集的因緣。所以實修上是先如實的覺知苦才會發現自己有貪瞋取著,承認自己有貪瞋取著才會覺察到自己有「我執」,接著才會覺察自己有「我見」。(智眼如是說)2024/3/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