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略談有關大天五事頌:「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的看法

 

緣於法友與安平談論到有關部派佛教分裂的關鍵大天五事頌:「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於是安平對此事發表了一些的看法與判定的準則,因而也整理成文章提供法友參考。

 

首先略為說明大天五事頌的原由與背景,時間大約是佛滅後百年左右,由於在世尊時期僧眾都認為阿羅漢解脫的境界和世尊是一樣的,但在世尊入滅後百年,在僧團中,已逐漸產生了「阿羅漢不如佛陀」的想法,且當時僧眾已逐漸分化為「大眾部」和「上座部」二部主要的僧團,彼此對有關阿羅漢所証解脫境界的認知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由於大天五事的起因與背景涉及阿育王護持大眾部的政治背景十分複雜,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想深入瞭解的法友請自行上網查閱,在此安平僅就修証的立場來論說。

 

而大天就是一位在大眾部出家聰慧的大比丘,在當時就已是位諍議性很大的人物,那什麼是大天五事?依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的說法,事由是因大天宣稱自己是證果的阿羅漢,又印可說他的弟子也證了阿羅漢,但他自己卻因夢遺,讓弟子洗不淨污衣,而且被他所印可為阿羅漢的弟子中有人不知道自己已證四果,同時被印可為阿羅漢的弟子自己覺得仍有是非對錯的猶豫與疑惑。又,大天自己常在夜裡喊著苦啊苦啊,於是上座部的僧眾就質疑大天的証果是為討好弟子的大妄語。

 

因此,大天就作了「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的偈頌說明証果的阿羅漢尙有五樁被人誤解的情况。以此來回應僧眾的質疑並且安置在布薩誦戒後,再誦此偈,所以稱為大天五事頌。有關大天回應的內容是:

 

一、餘所誘是說:阿羅漢之所以會夢遺並不是因煩惱而是生理自然現象,且是天魔的嬈亂與誘惑才會不自覺的漏出不淨。

 

二、無知是說:諸阿羅漢,亦有無知,而無知有染污無知和不染污無知二種,阿羅漢已斷除的是染污無知也就是煩惱障,但尚存有不染污無知也就是所知障。

 

三、猶豫是說:阿羅漢是已斷盡煩惱,對如何斷除煩惱的因與緣是不再有任何猶豫了,但對一般「處非處之疑」也就是世俗的是非對錯尚存有猶豫及疑惑。

 

四、他令入是說:阿羅漢因根性不同,有的是能自知自覺自作證,有的則需要善知識指明才能自知,並舉例如舍利子,大目乾連等上根利智的人還是要佛記說才知道自己已証入聖果,何況其他的行者,所以對於需要善知識指明才能自悟証果是不應該指責的。

 

五、道因聲故起是說:大天是藉呼喚苦哉令聖道起生,你們不應該責怪,因為諸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召喚,到命終時也會不現起,所以大天常在夜裡數唱苦哉。

 

對於大天如此審定阿羅漢証果內涵,上座部的僧眾是極端的反對並對大天展開無情的批評與否定。更有記載說大天去世後,火化時無法點燃,後澆上狗屎才迅速燒成灰燼,骨灰又被大風吹散無遺並稱呼為「賊住大天」等人身攻擊。但認同大天的大眾部則讚嘆大天為高僧大德,這是因為大天五事是符合大眾部對「阿羅漢不能與佛相提並論」的思想,就連印順導師也認為大天是思想進步的先驅者。

 

又因上座部與大眾部對有關佛教的律、法本就有立場與認知上的差異,尤其是上座部擁有對律、法的詮釋權,而大天五事就是大眾部爭取詮釋權的開端,所以對大天五事就有兩極化的反應。對此,後世的各宗派也一樣有著兩種極端不同的評價,當然也有承襲「大天因緣」而作出折衷評斷的論說,請法友自行查閱。安平在此並不涉入宗派的分歧僅就修証的立場對大天五事的內涵提出一些的看法與判定的準則,提供法友參考。

 

一、有關阿羅漢餘所誘夢遺一事安平的看法是:証阿羅漢的聖者是不可能因天魔的嬈亂與誘惑不自覺的漏出不淨。原因是能証入四果阿羅漢的行者其覺知力是十分深細綿密的,也就是能証阿羅漢的行者必是已具足佛法四禪定的行者,才能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而且除深睡及不省人事的昏倒外,在淺睡中大腦的覺知力仍是會自行運作的又怎會被天魔嬈亂與誘惑而不自覺的遺精呢?

 

再者,自然生理現象的夢遺是對一般欲界的凡夫而言,因人體最大的性器官是大腦,而夢遺是精液過多身體透過大腦令其排出或在萝想中的生起情欲排出,這對証初果、二果的行者而言是尚有可能但對已斷五下分結(斷身見、戒取見、疑、欲貪、瞋恚)的三果聖者都是不可能的,何況是已斷五上分結(斷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的阿羅漢呢?

 

二、阿羅漢已斷除的是染污無知也就是煩惱障,但尚存有不染污無知也就是所知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因為阿羅漢是因能現觀四聖諦並現証苦(煩惱)的緣生與苦的還滅,並破除自我存在的意識形態而斷除無明。而所謂斷除無明僅是指對苦緣生與苦還滅的因、緣、果的瞭解與掌握也就是徹底証悟苦、集、滅、道四聖諦,並非是對一切人事物集起的因緣都瞭解,所以阿羅漢能斷除的是染污無知,也就是斷除對煩惱集滅因緣的無知,而不是能對所有一切人事物集起的因緣都瞭解,當然尚存不染污無知也就是阿羅漢僅是單純對人事物因緣的無知,但卻也不會因此而有煩惱。

 

三、如上述阿羅漢是因能現觀、現証四聖諦斷除染污無知而已,尚存有不染污的無知,所以阿羅漢只是對如何斷除煩惱的因與緣是不再有任何猶豫了,但對一般「處非處之疑」也就是世俗的是非對錯仍舊存有猶豫及疑惑。換句話說阿羅漢只是無苦而已並不如大乘佛法中所描述的佛菩蕯那樣無所不知,這是符應大眾部「阿羅漢不如佛陀」的想法。

 

四、大天所說「他令入」是阿羅漢因根性不同,有的是能自知自覺自作證,有的則需要善知識指明才能自知,並舉例如舍利子,大目乾連等上根利智的人還是要佛記說才知道自己已証入聖果,何況其他的行者。

 

這似乎很合理但卻不是很正確的說法,原因是自知自覺自作證與行者的根性無關,而是和修道的次第與經驗有關。若行者是依四聖諦、八正道、七覺支的次第修習經歷見道、初、二、三果而完成四果阿羅漢則必然是能自知自覺自作證無需「他令入」,但若行者自行摸索實踐的經歷不足而是受他人指導趣入的,就會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產生,因此才會需要有他人印可的情境,這種情形就類似中國禪宗依傳承心法而趣入所以才需要師徒間的印可一樣。

 

再者,這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他令入」與大天所舉舍利子,大目乾連的案例兩者的情境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因為佛對舍利子,大目乾連証果的記說只是對舍利子,大目乾連修証的內涵給予一個衡量的標準名稱而已,並不是舍利子,大目乾連自己不清楚自己實際的証量。

 

五、「道因聲故起」對尙未開法眼見道的行者或已開法眼的修道者是需要的,但對已生起出離心且已証果的阿羅漢而言是没有必要的,而且阿羅漢無明已破也就已斷除苦因了,又怎麼會再需要藉呼喚苦哉令聖道起生呢?所以「道因聲故起」對阿羅漢而言是不需要也是不會有的情境,縱然有需要對弟子勸說要因苦而生起道心也不會是在夜裡呼喊。

 

所以安平的結論是大天所提的五事是符合部派思想立場的說法,但並不完全符合實際修証的情境。

 

以上是安平就修証的立場對大天五事頌「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的內涵所提出的看法與判定的準則,提供法友參考。安平2022/8/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