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病死的認知

 

一般人對老病死的認知就是人老了青春消逝行動不便,身體的各種機能逐漸喪失,忍受各種疾病的折磨,然後死亡。這種認知當然是對的,但這只是對老病死現象如實的描述而已,與當事者對老病死的體認是有些落差的,而這落差是由於人們原有的習慣與期待所造成感受上的差異。

 

那麽人對老病死在感受的體認又是如何呢?所謂「自古美人歎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老」的感受就是突然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運動、保養、妝扮都掩蓋不住歲月的痕跡,才驚覺健壯美麗的自己早已成過去了,等聽到「叔叔」、「阿姨」稱呼時才會認真的覺知到自己可能真的老了,青春真的不再了。而對「病」的感受就是自己竟然已没有能力從事以前習以為常的活動了,只能忍受不便與痛苦,直到連起床或拿個杯子喝水都做不到時才會承認自己真的病了,還病的不輕。

 

換句話說,人們對他人的老病是有較多的同情與感傷,又因為自己的心境與價值觀仍是停留在「年輕貌美」的年代,所以對自己的老病都是由莫視、迴避、不甘到被迫無奈的接受。

 

至於「死」,雖然看過人死,當然也知道「死亡」的意思,但因自己没死過,所以對「死」其實並没有太多的感受與體認,也不太能體會「死亡」在實際的生活上究竞是什麽意涵?常聽人說「我不怕死,但怕痛」,就是因為「痛」是實際現量的體驗,而對「死」其實只是一種知識、印象累積的認知而已。

 

直到有最親近的親人死後一、二個月,自己無論如何思戀盼望都再也見不到「那個人」了,既無法談心也無能吵架,一種失落與無奈的愁緒油然而生久久無法自已時,才驚覺到原來所謂的「死」,就是「那個人」已經消失了而且是永遠消失了。

 

也因為一般人對「死」的感觸只是感傷而已,但對「擁有」的消逝卻是深刻有感的。所以世尊都教導弟子但念無常而非念死,因為無常是現量的經驗而「死」對當事者僅是知見的概念,在扭轉既有的意識形態上力量較弱,但若轉為「擁有」與「存在」即將消逝的無常則較為有感

 

一般而言,人是可以接受老病乃至死亡是自然的現象但卻無法排除習慣與期待的落差,因為老病死的現象雖是事實但對人而言畢竟是冰冷的,而人們的習慣與期待卻是有溫度的,所以憂悲苦惱就揮之不去了。剩下的就只能是與回憶作伴,忍受寂寞與孤獨的折磨,大多數人人生最後的寫照就是這樣。

 

事實上世尊就是對老病死所帶來的憂悲苦惱純大苦聚有感才出家修行,為的是解決老病死的現象及老病死所造成的憂悲苦惱。而在見十二緣起、現觀苦集滅道四聖諦後確認所有問題的核心是在「無明覆蓋、愛結束縛」,脱離輪迴再生的關鍵在止息慣性執取的力量,而止息執取慣性的關鍵在「慢」的有無,也就是有無轉化自我存在與擁有的意識形態(我見與我所呈現的方式)。

 

實修上,要破除我見與我所就必須對「存在與擁有」所引生的苦惱、禍患有深切的感受才會有離欲的動力,也就是對老病死的所造成「存在與擁有」的消逝要有感受而不只是知見,修行才會有效。但這畢竟是要有正見與覺知力的配合,有其相對的難度。

 

因此,安平建議一旦覺察自己有老病的現象時,就應以自己實際的心身狀態時時調整自己的價值觀與心態,並為自己的「存在與擁有」即將消逝做些安排,讓自己没有遺憾、讓親人安心、不墮三惡道。以上,提供法友參考。2020/2/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