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具足基本德行與純正的發心是修証成就的必要條件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修証之道應重視基本德行的具足與發心是否純正否則在高層次的修証時必然會遭遇挫敗,而且很難突破,但此現象卻常被行者誤以為是自己的聞思不足或修行的方法與次第有誤,而陷於霧裡看花的困境。

 

事實上在資訊充沛、網際網路的世代,要求得各種法要與修行次第其實並不難,但對老參久修的行者而言,最大的困擾就是無論自己如何的探究法要或勤修戒定慧,仍舊有著無法突破道業的停滯難以更上一層的冏境,卻又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於是望洋興嘆以待來世的或退而念佛求生淨土的是大有人在,然而又無法就此安心,既不甘心卻又無奈。

 

其實會有上述的情境的原因,其一是法要的取得容易因而忽略實踐的難度,其二是不重視道基法器的培養。尤其是道基法器的培養幾乎早已被廣大的佛教徒所忽略與遺忘了,大家在聞思之餘都是著眼在守戒與佈施乃至禪定上用心,甚少有人重視道基法器在修証上的重要性。

 

但道基法器的培養,也就是具足基本德行與發心是否純正卻是修証能否成就的必要條件,也因具足基本德行與純正的發心對世尊時代早期的弟子們而言都是理所當然的基本素養,所以在聽聞世尊開示教導各種修行法要之後皆能如實依教奉行,因而証得四向四果位的行者就多如過江之鯽。

 

但時至今,現今的佛教行者不是沉迷於高深教理哲學的探究與思辨,就是一味的著眼於悟境、解脱或涅槃境的臆測,又或是為追尋高深的法要、甚深禪定而努力,卻鲜少人願回頭重視基本德行的具足與發心是否純正上下功夫,因此,雖耗費無數的心力、勤奮的修行卻很難更上一層,卻又找不到原因。

 

為何不重視基本德行與發心必會導至高層次的修証時的挫敗呢?原因是所謂的修証之道就是不斷的以親身體驗「無常現象」來修正自己錯誤的認知而止息執取的慣性令苦不生。所以道業的提升從另一個角度就是依「無常現象」不斷的抉擇與承擔的過程,但若德行不足或發心不純正就會令行者在不自覺中不願抉擇「無常的事實」承擔「無常的現象」,因而導向常樂我淨符合己意的欲求,所以縱然辛勤的修証其結果也是必然因未能斷除執取慣性的因緣而挫敗。

 

那又為何修証挫敗時會找不到原因呢?這是因為基本德行與修行的發心都涉及自我存在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尤其是為滅苦自利利人的發心是否純正更是決定日後的修証會不會偏差的主因。一般而言行者之所以會投入佛門聞思修行皆是因為了消除世俗的煩惱與折磨,而初期多半都會因佛法能提供得以降伏煩惱的見解又符合己意而得樂於是發心修行。然而若德行不足且發心不純正,時日一久原有的價值體系就又會覆蓋而不自覺,但此時修行的重心早已被導引至法義與境界的探求上了,所以會將修行停滯的原因歸咎到法義的不明、禪定力不足的議題上。但,真正的原因卻不在法義與定力的問題上,而是因抉擇與承擔力不足所以會在不自覺中選擇「迴避」而無法真正落實法義的實踐,而且此「迴避」又是相當隱晦且有各種正當性的理由,因此在法義與定力上當然找不到造成道業停滯的原因。

 

其實在實際的修証上是有一分的實踐才有一分的體驗,有一分的體驗對法義就能有更深一層的瞭解與體會,同時定力也就是隨順的覺知力也會因瞭解與體會而深化,兩者輾轉影響道業自然會提升,但前提都是要對「緣起的現象」如實知、如實見。

 

換句話說基本德行與發心不但是修証的道基,更是能否持續深入修証的關鍵,因有德行就能有當捨即捨的承擔力,有承擔力才會落實法要而有實質的體驗。而純正的發心就能導引行者邁向斷除貪瞋止息煩惱自利利人解脱的菩薩行而不會落入「常樂我淨」的欲求卻不自知。

 

但基本德行的具足與發心的純正與否只能由行者自覺性的反省、思惟、檢視與抉擇了,法門宗派的師友僅能提醒卻都幫不上忙,原因是德行與發心是涉及個人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而願不願意修正個人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就決定了行者的德行能否具足、發心是否純正的關鍵了。

 

再者是絕多數的佛教徒總認為自己的德行與發心都是純正的為求成佛而修菩薩道,但這僅是想當然爾的理念而已。因在實際上的行持上都是以為能守戒就是德行具足,既不知真正的德行是要能行所應行、受所應受依實際的因緣條件來抉擇與承擔,又不自覺的將對「常樂我淨」的欲求當成「成佛」的發心,如此,如何能具足德行、導正發心呢?有漏的船筏又如何能登彼岸呢?以上說明,提供参考。安平2021/10/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