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修行人除了打坐經行外更應重視遊行的鍛鍊

 

一般的修行在聞思之餘,就是打坐及經行兩者動静交替互補,目的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鍛鍊隨順所緣的覺知力以觀察五蘊運作的過程,這當然是修証必要的功課。但有項訓練卻常被忽略,那就是遊行,尤其是獨自遊行。

 

遊行在原始佛法的時代原本就是修行人的日常,尤其是出家眾因為乞食及住宿的緣故遊行是必要的行程,而且寺院是由居士建設提供給出家眾使用,出家人自己是不蓋寺院的。但時至今日卻是出家人自己建寺院並提供給居士前來参拜及修行,所以遊行這項修行中重要的課程就被忽略了。

 

眾所週知真正的修証之道是不能和日常生活脱節的,所以在行住坐卧間鍛鍊覺知力以觀察五蘊運作的過程雖然是必要的訓練,但一般行者大都會不自覺的將正觀五蘊當作是禪修的一種技巧或能力,並無法使之與自我存在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連結做整體性的比對進而扭轉由「無明」所引生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所以道業就會一直停留在技術訓練的階段難以進道上昇。

 

因為修行的實質內涵是對生命本質的一種反思,對人生價值觀的重新定位,所以若没有相對的覺受、體驗與抉擇是觸及不到修行的核心,再多的聞思及技巧的訓練也只是增長佛學的知見與慢心而已,是改變不了自我執取的慣性與意識形態,當然也是滅不了苦的。現代教育都瞭解任何人事物有效的學習都是需要沉澱的,而遊行在實質上就是行者沉澱的過程,獨自徒步遊行時的沉澱就是在協助行者吸收消化聞思、打坐、經行禪修的成果與生命存在的意識形態、價值觀作連結、比對而產生化學性的變化。

 

出家眾暫且不談,一般居士修行要如何獨自徒步遊行的訓練呢?又,遊行的內涵為何呢?首先要瞭解經行與遊行不同之處,經行是在特定沒有外在的干擾及危險的環境中來回往返的慢走或快走,目的是在動態中覺察五蘊是如何運作的?同時也攝心在鍛鍊正念、正知的禪定力,相對的時間是較短的。但遊行是以正常的步履整天在外行走,自然會遇到日常生活的各種狀況、情境,身理、心理都會隨外在的環境而衍生各種疲累及情緒乃至感觸性的體悟。行者的心境與覺受是不斷的在變化起伏,各種價值觀與慣性的習氣行為都會不停的作用、衝擊,使得行者的心念在人間、天堂、地獄快速的輪迴,是一種綜合性的鍛鍊。

 

那究竟要如遊行呢?其實很簡單就如同一般登山客一樣準備背包或肩包、茶水、毛巾及個人藥品、餐點,最好是假日一早就離家出門行走一整天,先從自家附近開始,之後可搭車到陌生的地方,沿著大街小巷鬧區公園漫無目的地的走著,走累了就休息或打坐,也就是不斷的走走停停且不拘束於市區或鄉野,人多或人少的地方,依個人的體能及回家的時間隨時都可結束遊行騎UBike或搭車回家,一路上要注意安全。

 

遊行之所以不同於流浪漢之處就是時時要攝心,不閒談,保持靜默,更不要把心念全投於境,在不妨礙安全的情況下要隨時隨地的留意觀察自己身心的變化及思緒的起伏。在遊行的過程中將平常所學的佛學知見與禪修技巧統統落實運用在行走中,此時外在的環境各種人事物乃至風吹草動都會由六入處而引生的各種觸受及想、思、行不停的輾轉影響浮現而且會與自我存在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連結、比對、衝擊,因此時行者所學佛法的知見與體驗就會一再的產生綜合性的結論促使行者對生命的本質與價值產生重新的認知與定位。

 

其實遊行的內涵與目的就是藉遊行使自己暫時抛開世俗的責任義務、財富身份,孑然一身的面對自己身心的變化,從孤獨、寂寞乃至無助中重新認識自己真的是除了單純五蘊運作的呈現外,其實什麽都不是!原來一切的理想、價值、是非對錯、恩怨情仇都是自己目賦予的,合意則樂,不合意則苦,讓自己在那裡時苦時樂,跟肖仔差不多(台語)。

 

而接下來的戲碼就是接不接受無常現象與自我存在的意識形態、價值觀的拔河了,因為人縱使一再的認知、體驗無常的事實,但要就此就接受一切包括生命都是無常的現象並沒有那麽簡單,所謂「盧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盧山煙雨浙江潮。」人的習性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没有機關算盡人是不會死心的。所以就只好繼續修行及遊行直到願意臣服於無常的事實。

 

又,遊行時有些細節是要留意,除非必要盡量不要與人閒談、連絡而且保持沉默,不要聽音樂,也不聽佛法的演講,更不要講電話、玩手機,也不要將心力浪費在吃吃喝喝,讓自己能完全的面對自己,若時間充裕也可找間小旅舍或寺廟的香客大樓住一晚隔天再遊行回家,若有同修隨行也一樣盡量保持沉默,各修各的。另,在外打坐時不必要求盤腿,散盤或正坐即可。

 

其實在遊行的過程會有各種狀况,行者皆可自行隨時制宜,重點就是要如實的面對孤單的自己,尤其是「慣性反應」背後所代表的意涵。慢慢就能體驗「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語默動靜本就如行雲流水的生活了。以上說明,提供法友參考。安平2021/7/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