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略談「不以苦為苦」的見地與修法

 

有幾位法友一再留言表示:眾善奉行的當下,何來苦?真發心修行,苦不覺苦,甘願做歡喜受,那來的苦!對此,安平總認為修行只要能解決各自的問題就好,所以對於法友不同的見解或法門修持一向都是持尊重的態度,甚少評論或回應。但因「不以苦為苦」即「無苦」的見地與修法是中後期佛法很重要的論述,是很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因此,安平在此也提供些見解供法友們参考。

 

首先,要瞭解的是中後期佛法無論是性空、唯識或真常系的論述為何?最終都會導向「不以苦為苦」(無苦)的見地與修持。主要的原因是:「苦並不是客觀的存在而是主觀的認知。」,所以只要改變對「現象」的主觀認知就能滅苦了,而要改變主觀的認知就要由「心念」下手,這就是所謂的「心地法門」。至於性空、唯識或真常系只是經由不同的論述導引行者改變對「現象」主觀的認知而已。

 

再者,不論性空、唯識或真常系對「宇宙萬物」如何的論述?就「苦」集起的因緣而言,就是在於當事人對「五蘊」的現象有錯誤的認知才會生起,只要修正對「五蘊」主觀的認知就能令苦集起的因消除,没有「苦」集起的因又何來「苦」呢?無苦,自然也就沒有滅苦的問題了。所以「不以苦為苦」的見地與修持其原理其實仍是立基於原始佛法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是擷取四聖諦的成果而開展的法門,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而已。

 

例如《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中的「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直接改變對五蘊現象的認知從而化解「苦」集起的因,而不是如原始佛法是由六入觸受去瞭解、體証苦集滅道四聖諦而滅苦的。因此,修法上是有很大的不同,但要真正的「照見五蘊皆空」並不容易,其前提是要能「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就不是一般人皆能做到的。

 

又,什麽才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呢?這在中後期佛法各宗派中是有各自不同的定義與修法,例如體証一切法皆空無自性或一切法唯識所變或一切法皆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所顯‥‥等。其目的就是在導引行者重新認識「現象」的本質,因為「現象」的本質是無自性;是唯識所變;是唯心所現自性清淨的,所以就能「照見五蘊皆空」。其重點就是在主觀上不會有引生「苦」的認知,自然就不會執取五蘊,所以也没有「苦」的問題。

 

契經上所說的「無常故苦」就是緣自對「五蘊」有錯誤的認知而有的執取,而又與「無常的現象」不符所引生的。因此,行者若透過各宗法義的導引就能重新修正對「現象」的認知,自然就能體認「五蘊」是不須執取也無法執取,「苦」當然也無從生起,這是從根本見地上化解「苦」的修法。

 

以上,是「不以苦為苦」的見地與修持在修証理論上的說明,雖然簡單扼要,但實際上要做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很難的,至少是需「法眼淨」的行者才有辦法重新修正對「現象」的認知。若行者在實修上能真正的掌控各宗派「不以苦為苦」的見地與修持,那麽在「滅苦」的成效上確實是有其獨特簡捷的方便處,但若有所誤解則易成為知解宗徒的「方廣道人」,自誤誤人。所以各宗派祖師皆有「得即成聖,疾證菩提。失即成邪,速入塗炭 。」的警語,不可不慎。

 

而將中後期佛法「不以苦為苦」的見地與修持發揚光大、徹底發揮的則是「菩薩道」的建構。不過,這已是修証的佛法與信仰式佛法結合的成果,而其連結的關鍵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有别於原始佛法解脱道的「出離心或厭離心」,而是以「大悲為根本、無所得為方便」,也就是以「自利利人成就佛道」為目標所開展的佛法。

 

如《大日經》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是以發菩提心為因,修菩薩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萬行來成就如來果位,因為行者一旦「發菩提心」就能以大悲為根本、無所得為方便,所以對一切苦樂順逆皆欣然接納、不以苦為苦,因此也沒有「滅苦」的問題。也由於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覺悟心,所以也就能「不以苦為苦」。其見地與修持的核心關鍵就是在能遍一切時地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且於其中「自淨其意」成就佛果,所以「發菩提心」是菩薩道佛法的精髓所在。

 

以上,是在理論上說明菩薩道之所以能「不以苦為苦」累劫修行的原因在「發菩提心」的願力。然而要真正的「發菩提心」又談何容易!而且所謂「菩提心」的實質內涵並不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行善,而是要能使自己無苦,幫助眾生無苦,才是究竟的「自利利人」,否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只是毫無實質的口號而已。

 

再者,要真正要成就佛果的「自淨其意」必然是在無苦的心境中才體証的。一般中後期佛法各宗派的行者大多認為修習自宗的法義為的是體証「實相」,而滅苦只是附帶的功能而已,認為體証「實相」才是成就佛果的正因。但,實際上是「若沒有苦,無論輪迴或涅槃都是了無實意的。」也就是說,若「無苦」那麼是凡夫或是佛、菩薩又有什麽差別呢?

 

又,所謂真正的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的「菩提心」必然含攝行解脫道的「出離心」,才能使自己無苦,幫助眾生無苦。否則,所謂的「發菩提心」不只是亳無實質內容的空願而已,而且也無法真正的遍一切時地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然也無法於其中「自淨其意」。

 

其實,不但是菩薩道「不以苦為苦」的見地與修持是立基於苦集滅道四聖諦,就連四弘願也是立基於苦集滅道的開展。因為無論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或煩惱無盡誓願斷或法門無量誓願學或佛道無上誓願成乃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實質內涵都仍是使自己無苦,幫助眾生無苦而已。換句話說,無論是體証諸法實相或自利利人其最究竟、最實際的目的仍是「滅苦」。又因為對眾生而言止息「苦的輪迴」才是當務之急,所以在實修菩薩道六度萬行時的核心很自然的又會回修証無苦的「般若智」,因為只有具足「般若智」才能真正止息苦的輪迴。至於累劫勤修菩薩道成就佛果的理念是信仰式佛法中無法現量檢驗的部分,是屬於不可思議的範疇無法討論,只能各自抉擇信受與否?

 

而一般行者所謂的「眾善奉行,何來苦?」或「不以苦為苦」就只是如法友所說的「甘願做歡喜受」而已。但,因為甘願做歡喜受的前提是符合「己意」,而合己意則樂,不合己意則苦。換句話說,「甘願做歡喜受」只是合己意的樂而非無苦,一旦現象、因緣條件變遷不合預期或己意時,苦也就會隨之生起了。再者,一般人的「甘願做歡喜受」都是因時因地一時合意才有的並非是遍一切處所皆然。所以這樣的「無苦」是暫時而非究竟的,當然也就談不上菩薩道發菩提心,眾善奉行,不以苦為苦的見地與修持了。以上見解,提供法友参考。2019/7/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