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生活中

 

近日報載「妻學佛晚歸,夫鎖門遭控家暴」,這樣類似的事件在佛教界是時有所聞。也就是佛教徒因學佛而影響家庭、婚姻、事業的情形是常見的現象。曾聽一位略有名氣的法師對大眾宣說:若要論佛法,他這裏有一些可與大家分享;若要論家庭、婚姻、愛情、事業請找「張老師」。就這樣,硬生生的將滅苦的佛法一分為二,真不知是要突顯他對佛法的專精?還是要強調他出世間的心境?或者是自以為這樣將世俗生活與修行切割才是真有道心的修行?我聽了這樣的言論,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想反問那你修行的定義與目的是什麼?

 

一般佛教徒在宗教信仰耳濡目染的影響下,總會很自然的認為修行的目的就是解脫生死、成佛普度眾生。但若進一步追問什麼是解脫生死、成佛度眾?大都是知一不知二,知二不知三。總之,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的回答,就修行實質的內容其實是不清楚的,但總有修行就是要出離世間,捨去世間的恩愛情仇,乃至柴米油鹽等瑣事,千山我獨行式的孑然一身的出世印象。或者,修行就是要忍辱持戒佈捨,慈悲濟世行菩薩道,累績成佛的功德與因緣等入世觀念。這在佛教界是普遍且常見的情形。但這樣就是佛教的修行嗎?還是因教理演化、傳佈、宗教形式化所衍生似是而非的概念?可見佛法修行與生活切割的誤解是由來已久且普遍的現象,是值得要滅苦實修的行者深思的!

 

原始佛法是以「滅苦」為修行的目的,而苦是來自五受蘊,觀察的所緣是五蘊、六入處等心身的變化,而心身的變化必然是在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的反應,貪瞋痴也是在生活中遇緣而生的,換句話說沒有離開生活的貪瞋痴,也沒有離開生活的解脫。而出家修行只是選擇有善知識、善伴黨,適合修行且為社會認同的生活形式,一樣是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觀察照見貪瞋痴的生起與還滅。

 

或許有些行者會認為依循古德訂立的早晚課,按時修持做足功課就是在修行了,也有人認為雖然修行是應該與生活結合,但分開修持也沒有什麼妨礙吧?這正是我要說明的,首先,古德設立早晚課的目的是有修行、攝眾、精進加行、防懈怠、宗教意涵等多層次的功效,並不是說按時做早晚課就是修行。再者,將修行與生活切割,各自按排時間,只要努力實踐修持的功課,表面看對修行似乎沒有什麼妨礙。

 

然而,這正是問題之所在,因為時日一久,行者就會在不自覺中落入「修行形式」的陷阱中,心中會習慣性的認定要具備某種形式或心境才是修行,將身心的活動切割成某些時段、某種氛圍才是修行,餘者是世俗的生活。這樣,心中就會有預設、有期待,也不太容易活在當下面對正在生起、變化的貪瞋,喪失正觀苦的生起與還滅的機會,如此,就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實修的內涵。卻很努力的去符合自以為是的修行形式,且以為非自己認定的修行形式就是錯誤的見解。如此,不但會助長自我意識,也會因而疏離人際關係與人產生扞隔。類似的情形都必須反省檢示自己修行的目的為何?修行的方法與目的是否有因緣果的相應?

 

什麼是實修?我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我要成為那樣的人」!符合邏輯、理想、願望、教理、哲學、傳說乃至成菩薩、成佛……等都只是想當然爾的事,和自己是否即是「那樣的人」是二回事。沒錯,修行在某些階段是要「獨一靜處,專精思維」,「少事、少務」的精進加行,但那是過程中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換句話說,與日常生活脫節的修行,就像是現代流行的網路遊戲一樣,是會讓人沉迷、滿足的虛擬世界,一旦回到現實生活痛苦煩惱依舊,那樣的修行不是我要的!

 

事實上不僅是原始佛法的修証不能和生活脫節,禪門、密教更是融入日常生活乃至七情六慾中修行,即使是修最勝易稱名念佛的淨土法門,一樣需在日常的生活淬鍊真實的願生心。否則,不會真正成為各法門所描述中的「那樣的人」! 安平  20135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