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法修証的難與易

 

從接觸佛法,閱讀、聞思然後自我摸索探求,到入禪門親炙老師修學,再由禪歸淨,並回溯原始阿含佛法,近三十年了。經歷數不清的挫折失敗,曾豪氣凌雲、雄心壯志,也曾裹足不前、望洋興嘆,乃至棄甲歸田獨自溫養以待來世。百迴千折進進退退,不知下過多少幾次決心,流下多少淚水?這樣的修學過程是有心於佛法的修行人所常見的。而我算是有福報的人依循老師導引,終能在浩瀚的佛海中,得一歇息處!回首來時路,總有萬千感慨。修証滅苦之道真的如古人所言:「難、難、難,十擔芝麻樹上攤;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也不難,也不易,飢來吃飯睏來眠!」。但難易的關鍵究竟為何?

 

修証滅苦之道所要具備的因緣條件很多,但在現今資訊發達,網路方便普及的時代,多數前人如經論的難得及聞思不易的困境都能輕易的克服,要瞭解佛法大意原本並不難。但也因資訊的浩瀚、佛法宗派眾多,各大師的說法又是南轅北轍,其中又多是龍蛇混雜,加上信仰式的佛法與修証道佛法夾雜,形成修行的目標與方法上的困擾。佛教行者單就這一點要釐清就可能耗去數年的光陰,都難以釐出一個正確的目標與次第。也就是聞、思要成熟就很難了,何況聞思成熟才是要實修的基礎而已。在這其間誤入歧路而不自知的,又不計其數,這也真是難為了有心在佛法得一安心的行者。

 

另外,現代生活雖然忙碌,但大多數有心的行者仍然能在生活無慮之餘有空檔時間參學佛法,更有長達數十年的老修行。但能有所成就的行者仍是少數中的少數,大多是佛法的聞思知見滿腹,煩惱掛慮依舊的天涯淪落人。這樣的情境也真讓有心於滅苦之道的行者感慨修行真是難啊!為何總是知道卻做不到?不是「飢來吃飯睏來眠」,「不執著」或「老實念佛」就能自知自覺自作証嗎?問題到底是出在那裏?在這個轉折點上,我見過很多同修道友(包括我自己)都會認為自身的問題不是定力不足就是知見不夠深入!於是修定的修定,修慧的再深入經論探究,但經過一段時日之後,似乎問題依舊,只是腦中對佛法知見更豐富,看法很多,但仍然力不從心。似乎是怎麼修都不對?縱使是竭盡心力,機關算盡,定慧似乎乃是原地踏步而已!就這樣反覆輾轉無數次,問題依然無解。除了感歎修証之道真是難外,就只能耍耍嘴皮了。

 

我想有關佛法修証的難處與歧路是不勝枚舉,但重點是在聞思的初期就應先釐清自己為何要修行?實証的佛法其目的與作用為何?是否符合自己的初衷?信仰式的佛法其論述為何?是否值得自己付出一切去追求?這個難題除了多聽、多看、多思考,並參考原始佛法以「滅苦」為基本目標的訴求外,最後仍需自己抉擇!主要的重點在確認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魚與熊掌到底能不能兼得,還是無論如何努力終究是一場空?在這個問題沒有釐清前,所有的聞思修(不論修何法門)都只是提供失敗與挫折的知識與經驗而己,最後還是會回到這個問題上。換句話說,這個問題沒有釐清確認前的修行,都是花拳繡腿的招式,沒有能力解決實質上內心的不安!

 

因為我個人是實效主義者,所以我的選擇是現量人生的苦滅為修行的基本目的,但達到此目的的方法依經論、前人的論述及個人的經驗,確實是可經由不同的途徑達成。所以,我對佛教各宗派的基本態度是「不論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重點是要能到達「羅馬」。修証的佛法是現生現量即可驗証其論述,但對於信仰式的佛法所論述兆載永劫的菩薩道,凡夫的我是沒有能力置評,然而我因信受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救度而得現生安樂,所以確認信仰式的佛法與修証道的佛法一樣皆能現量滅苦。至於此生之後或往生極樂之後如何?就是隨順法界任憑彌陀的安排,我不知道會如何?同時也不在意!這樣的結論看似簡單,但卻也是耗去無數的時光與精力,所以,想藉此經歷提供給有心於苦滅之道的行者一些借鏡,或許能少走些冤枉路。

 

若修行的目標與方法次第相應,那修行的過程必然會有「樂、定、安、明、愛」的體驗,因為正確的佛法必是「中邊皆甜」的,實踐一分就有一分的成效。由於目標的確立,就有能力擇抉「得失心」,進一步發出離心,那麼所有聞思修的經驗就會匯集成一股實踐的力量,足以斷除欲貪、破無明滅苦。當然,「如實」的基本素養是一定要的,修行人最大的障礙就是「自欺」,無論是什麼理由、因素,一旦「自欺」就遠離了修証之道了,再多的理由與論述都只是「欺人」而已!而沒有出離心的菩提心更是無根的花朵必然會枯萎的。一般而言修行之所以難,是由於修証道多數的行者是沒有出離心的,而淨土行者的願生心多數是不真切的,原因都是要的太多!又要財色名利又要解脫自在,那會有出離之志呢?要往生極樂卻又執取娑婆世俗,願生之心怎麼會真呢?最好是生時一切自我做主、如願如意,死時卻要阿彌陀佛負責!這樣的意識形態,在無常的世間修行會有成就?那也是奇事了!如此,目的動機錯亂,再怎麼修也不會得現法安樂,原地打轉是必然的,修行不難也奇怪。

 

倘若修行的動機目的經過釐清、淬鍊,單純為「滅苦」而入佛門,自度度人。那麼就會與滅苦的佛法相應,修証之道就自然容易,所修的法必然能讓「我見、我執」所引生的苦,漸次瓦解。念佛人以真誠的願生心蒙阿彌陀佛彌救度,雖尚未往生,現世必然無執、無掛礙,有的只是悲心與付出,誠如我的老師常說的:「即將永眠在今宵,願將一切都給你。」如此,修行不得現法樂住也難!

 

修行「不難,也不易,飢來吃飯睏來眠!」由實修的經驗得知,修証的方法次第,不論是原始佛法的四念處,般若的空觀、禪宗的本地風光、密教的大手印大圓滿、淨土宗的老實念佛本願救度,其修証原理、實踐的要領都是簡捷有效的。而絕大多數修行的障礙是行者的動機不單純,是要離苦卻又想執取擁有的矛盾心態所至。否則,以今日資訊的發達,要尋得能正確導引行者滅苦的法門並不難。縱然遇到盲劍客或獨眼的宗教師,也能很快的察覺修正,另擇法門。換句話說,在佛法尚存的時空中,修行成敗主要的責任是在自己的抉擇,隨時檢視自己的修行動機與發心,遠比去追求更深的法義或禪定重要!在實際的修持上,修到什麼程度,自然就會有相應的法可修,這是自知自覺的。不用費心去追尋!會想去追尋高深法義或感應的行者,絕大多數是想以哲理解決實質身心的苦悶或仗持佛菩薩的威神力來滿足慾貪而已,那是緣木求魚,永遠是無解的。除了增長慢心,自欺欺人外,於己於人又有何益處呢?同樣,本願稱名的凈土行者若不時時檢視自己的願生心,而一味的仗持彌陀必然的救度,平時連自己的心意都不能認清,臨終之時,又怎麼保証自己真的願登蓮台往生極樂呢?

 

修行的難與易,不在法而在機,機指的就是自己內心深處真實的意願,而不是聰慧或愚痴,君不見,縱如最愚笨的佛弟子周利槃陀伽一樣能開悟証果。心念意識的單純真誠才是重點,自然會有相應的法門,過去在我修行每逢挫折困難時,老師常勉勵的話就是:「只要你是真的要,老師就有辦法!」。雖然如此,但我仍是多年後才能體會這句話的真實意涵。再次語重心長的提醒有心得現法樂住的行者,檢視淬鍊自己修行的動機與發心才是修行難易的關鍵所在!反過來說,若單純的「滅苦之道」不是你真正要的;往生極樂世界不是你念佛的目的,那麼佛菩薩又能如何?再勝、易的法門又奈何呢?

 

另,再補充說明:修行的動機與發心若不純正,那麼定、慧無論如何精進都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最多是成為素隱行怪與生活脫節的凡夫或淘淘雄辯自欺欺人的議論者,成就不了定慧等持的解脫。其實多數的行者對此多少都有察覺,但要面對就困難、猶豫不定是常見的現象,原因仍是逃避自己要面對抉擇的壓力,也就是放不下心中微細的執取。         安平  20136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