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慣性執取是屬行蘊的反應

 

法友來函問:由前輩的文章及自身的體察「苦」確實是由慣性的執取產生的,但總是在事後反省才能覺知,這樣就好像前輩所說的「賊過張弓」,請教要如何修才能突破這種困境呢?感恩。

 

由法友的提問中能感受法友確實是實修的行者值得讚嘆,不過,要突破上述的困境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原因是慣性的執取是屬於行蘊的反應,其速度是遠快過一般「思惟」的想蘊,所以不論任何宗派正見的思惟修都只是亡羊補牢降伏貪瞋而已。唯有當下如實的現觀才能捕捉到「我見」或「污染」是如何生起的?若行者不能當下現見「我見或污染的生起」就沒有辦法止息執取的慣性反應。

 

一般而言行蘊的反應可分為二種,第一種是由六入的觸受引生想、思(決策)、行而展現的身口意行為,所以有「想」並不一定就有行為反應,而是要再經過思的決策才會有行為的反應。例如要不要喝水、要不要這樣做或那樣做等等。但第二種行蘊的反應則是已經「熟悉」到不用再想、思(決策)就直接反應了,換句話說就是一種直覺的反射行為,這是因「熟悉」或「防護」而略過想、思就直接反應了,這原是生命五蘊運作的本能目的是為加速反應的機制以達到保護的功能。例如:眨眼掩護、觸火縮手、望梅止渴、技擊運動‥‥乃至見錢眼開,觸景聞聲而有喜怒哀樂的種種情緒反應等等。例如路上看到錢拿不拿是屬於第一種有想、思的行,而看到錢立即有貪的意念則是屬第二種行蘊的反應。

 

而慣性的執取也是屬於這種理所當然熟練的行蘊反應,是於覺知六入觸受時大腦依「自我價值觀」選擇性不需再「想」的意志反應,猶如運動時的反射模式。所以其反應的速度是遠快一般人對「念想」的覺知,因此才會令人有「賊過張弓」的現象。

 

要留意的是,不論是上述何種行蘊的反應本來就只是行蘊的功能而已,其本質是中性的,而「執取的慣性」也只是熟能生巧或理所當然不用再想的行為反應而已,其本身也是没有「苦」。會有「苦」是因為「執取」而又與「無常的現象」不符,不合己意時才會緣生的,又或若合己意則生樂。又因「無常的現象」是無法掌控改變,所以要滅苦就只能止息執取的慣性。

 

但不論如何,有行蘊的反應時都已經是「果」了,而只要是「果」就只能接受無法改變,因此若直接從執取的慣性下手是無法有效的扭轉慣性,因為當行者覺察到有「執取」時就只能亡羊補牢的降服貪瞋了。真正能改變的是「因」與「緣」而不是「果」,所以要斷除「執取的慣性」是要能當下覺知生起執取的因與緣,也就是要從當下苦集的心念下手才能突破,否則無論如何修持都是事後的補救只能降服煩惱而不能斷除煩惱。

 

但問題是「執取的慣性」其反應速度超過一般人所能覺察,就如同法友所面臨的困境。那麼要如何才能掌握「執取的慣性」的因與緣呢?首先當然是要具足隨順所緣的覺知力,再者就是離欲的意志。這也是為何原始佛法會一再强調修習身受心法四念處是修行的重點,因為唯有勤修四念處提昇覺知的能力才能現觀五蘊的運作,能現觀五蘊的運作才能現觀五受蘊集起的因緣及其過程。而五受蘊就是「執取的慣性」的呈現,所以要斷除「執取的慣性」就必須要有能現觀五受蘊的能力再配合離欲的意志才能辦到。以上是理論上的說明。

 

如前述慣性的執取是屬於已經「熟悉」到不用再想、思(決策)理所當然行蘊的直接反應,但慣性的行為其形成的原因仍是要經過想、思才有行的反應,只是已經熟練到能不用再想、思就直接反應了。因此要破除慣性的行為仍是要從想、思的心念下手,才能扭轉執取的「因」與「緣」。所以在實修上的重點首要仍是心念處的掌握,因唯有能掌握心念處才能掌握瞬間的「念想」,而且是要在六入觸受集起時就要覺知想蘊中心念的生起過程,如此才能覺察到心念的想、思進而捕捉到慣性執取的行蘊反應,所以經上才說「前無明觸滅,後明觸集起」。

 

再者,雖然能斷煩惱的是般若智慧而禪定只能降服煩惱,但若没有禪定的般若智慧是無法發揮滅苦的功效,只能是事後的思惟修,所以雜阿含429經世尊勸誡諸比丘當勤修無量三摩地,專心正念以如實顯現四聖諦。而無量三摩地,專心正念就是隨順所緣的覺知力,並不是静坐中的深禪定。

 

因此,要斷除執取的慣性關鍵除了緣起正見外,突破的重點仍是在心念處及法念處的覺知力,因有心念處的覺知力才能掌握想、思的心念,而有法念處的覺知力才能瞭解執取慣性意志集起的因緣與過程。

 

又,慣性的執取就是一種有意志的「業習」,而要扭轉已有的「業習」,除正見與覺知力外尚需有離欲的意志才能真正的做到。如雜阿含614經世尊告比丘能身受心法觀念住已,但心不離欲,不得解脫,盡諸有漏,我不說彼為大丈夫。也就是要扭轉慣性的執取不但要有正見及覺知力更重要的要有强烈離欲的意志,否則就只是「知道」卻「做不到」。以上簡要回覆,提供法友參考。2020/1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