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實務運作中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是現代佛教界很夯的口號,但究竟要如何才能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實際的內涵是什麼?絕大多數的佛教徒其實是不太清楚的,不是知一不知二,就是只有概念式的認知而已,所以實質的效應自然就很有限了!

 

一般人所理解的「活在當下」就是用心做好眼前正在進行的事務或是專心於當下的工作、事情。這當然不能說是不對,但相對於真正「活在當下」的實質內涵卻有如隔靴搔癢般沒有掌握到核心要領。結果不是弄得身心勞損就是無法持續,而且無法遍一切時地,也就是一般人的「活在當下」是斷斷續續的,時有時無,而且很容易忘失乃至生起散亂而不自知。因此,對於「修証之道」的助益就大了!

 

那麽要如何才能遍一切時地的活在當下呢?這就涉及了「禪定力」或「覺知力」的訓練,要活在當下在原始佛法就是要修四念住,禪門則以是「惺惺寂寂」、「輕鬆清醒」或「止觀」來訓練。但重點是如何落實在日常行住坐卧的生活中?而不只是在靜態的打坐中,所以也有人推行「生活禪」、「動中禪」來訓練如何活在當下。

 

不過,行者還是很難掌握其中的要領。以修四念住為例,當行者在覺知呼吸或動作舉落時有覺知力,但遇到心念喧動或情緒起伏就忘失了,而身受心法又是一體相依互動無法切割的,所以就常有顧此失彼的現象產生,同時也會因不知如何改善而感到挫折。再者,就是不知如何將四念住與生活結合的要領,例如在開車時又要觀呼吸或覺受、心念,這樣又怎麼開車呢?很危險的!又,需動腦處理事務時又如何修四念住呢?會錯亂的!

 

那麽究竟要如何才能正確有效的訓練遍一切時地的活在當下的「禪定力」或「覺知力」呢?答案很簡單,就是「正念」、「正知」二者要隨時相互配合,也就是「所緣」與「覺知」要配合。而「所緣」就是覺知的對象,所以隨順生活中行住坐卧隨時隨地適當的選擇所需要的所緣而且覺知所緣,就是在修「活在當下」了。換句話說,一旦忘失「所緣」就是沒有「活在當下」。

 

再者,將四念住與生活結合的要領也一樣是「隨順所緣而覺知」,也就是隨順覺、隨順知的修法。但這樣的答案一般的行者還是不知如何修,所以更精準的修法是:「心念不要全投於境」,也就是面對所緣時要保持輕鬆清醒,要保留一、二分的心念(覺知力) 在,而不是全部專注於所緣,同時隨時自然的依所需轉換所緣的對象而覺知。

 

因為保留一、二分的心念才會覺知自己當下的情況,也就是覺知自己當下在做什麼、當下的感受、心念的變化、有貪無貪等。而隨時自然的依所需轉換所緣才能因應生活工作的需求。這在佛法的術語就是隨順選擇所緣而「隨順覺、隨順知」的修法。

 

所以在用心處理事務時,仍可以覺知當時自己的感受與心念的變化。開車時除了注意路況外,仍可以覺知自己當下在做什麼、也可覺知當下的感受、心念。重點是因為心念沒有全投於境,行者自然能隨著實際上的需要瞬間自動轉換所緣及所需的專注力與觀察力!

 

所以活在當下的要領就是:不能忘失所緣,而且心念不要全投於境(過度的專注) ,保持輕鬆清醒、清醒輕鬆,隨時依所需調整轉換所緣及所需的觀察力或專注力!

 

如禪宗永嘉大師所主張的「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也就是要有止(寂寂)有觀(惺惺)止觀相互配合才是正確的。但問題是行者常是修止就忘失了觀,修觀就失止而亂想,所以大師才提醒無記寂寂非、亂想惺惺非。而其止觀的要領也是保持輕鬆清醒,要隨時隨順所需調整所緣的對象及所需的覺知力與觀察力。

 

其實,不論南北傳佛法把止、觀分開修都是方便的修法,要真正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效益的止觀必然是一體相互配合的,如慧能大師所說:「定慧不二,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以上,提供要落實實修的法友參考。

 

另,提醒行者,是要當下覺知所緣而不是記憶所緣,所以對所緣記不記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下要對所緣的對象有覺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