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五蘊的內涵與詮釋及其運作過程

 

法友一再留言希望安平能舉例說明五蘊運作的過程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實要現觀五蘊運作的過程並不如想像中的困難,因五蘊運作的過程本就是件很單純的現象,尤其是依循世尊的教誡去做觀察。但一般行者之所以無法現觀五蘊運作的過程,除了覺知力不具足外,主要的原因是對五蘊的內涵與詮釋有所誤解乃至有先入為主的認知所以就很難如實知、如實見五蘊運作的過程。因此在舉例說明五蘊運作的過程前,應對「五蘊」的內涵有正確的知見,要現觀五蘊運作的過程就容易多了。

 

首先,有關五蘊的解說有些詮釋是需要釐清的,因一般佛法對五蘊的詮釋大都是將色、受、想、行、識解說為「生命組成的元素」。但這是部派佛教與後期大乘的才有的說法,而且常將五蘊及五受蘊混為一談,因此常在實修上造成很多誤解與困惑。

 

原始佛法是將構成身體的物質稱為「色」,也就是色蘊。而將心的各種精神活動稱為「名」,再細分為受、想、行、識四蘊與色蘊合稱五蘊,所以就常以五蘊或名色來表達生命身心的活動內涵。

 

但實際上世尊所開示的五蘊說並非是在解說「生命組成的元素」,而是在概說身心運作的模式與苦集滅道的關連,若擴大詳說即成為八支、十支乃至十二緣起。換句話,世尊所開示色、受、想、行、識的「五蘊」其實是指有苦樂受的「五受蘊」並配合十二緣起用來說明身心的「苦」是如何引生的。

 

也就是說世尊的五受蘊說是在說明苦集滅道四聖諦的內涵,而能觀五蘊才能觀五受蘊,能觀五受蘊才能現觀四聖諦見道開法眼。所以無論是要開法眼或修道的關鍵與基礎都是在現觀五蘊的運作,實修的行者務必要勤觀五蘊否則任何修行都難以進道上昇,這也是修四念住鍛鍊覺知力的目的。若行者對此有深刻的瞭解修証之道就不會盲修瞎練,而依事實現象為依歸就不會有諍議。

 

但因部派佛教及後期大乘佛法為解決「了別」、「記憶」、「經驗」乃至業習如何的運作、儲存、轉化。慢不斷,異陰又如何相續?生命的輪迴再生又是如何運作?‥‥等等的問題及「無我」業果如何安立?而將五蘊解說為「生命組成的元素」並對五蘊提出各式各樣的詮釋,乃至安立了第七識、第八識甚至第九、十識的存在而發展成為唯識學說。

 

又將能現見的十二緣起與「結生識」混雜成三世因果論,結果雖然是以「種子」及「熏習」的說法化解了一般人對「無我」與「輪迥」之間的疑慮,但也將五蘊運作的功能複雜化了。尤其對是「心」、「意」、「識」的詮釋常令行者不知所措,令有心滅苦的行者偏離了佛法「現見」的特性陷入哲理的思維與推論中,又因第七識、第八識是推論而得的知見,並無法現觀所以就不知如何現觀五蘊契入修証之道了。

 

其實「無我」業果又如何安立呢?在佛法的修証上只要回歸世尊的教示就能解決了,因「緣起」的因緣果報必然是現量即報而且是輾轉影響永不歇止,只要是「緣起」就必然是只有現象的過程而無主體,所以並沒有安立業果的問題與需要。也就是說對因緣法、緣生法有正知正見的佛弟子,就沒有前世、來生是如何等種種問題,也不會被我見、眾生見、壽命見、各種忌諱吉慶見等所繫縛。
 

就如雜阿含296經所說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後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又如前述五蘊構成的身心也稱為名色,所謂四大所造色,而受想行識等精神現象則稱為名,也就是所謂的心,但在實質上五蘊本是指構成身心現象的五種特性而非「組成的元素」。例如色蘊的四大地水火風也不是指構成色身的四種元素,而是指身體所呈現的各種特性,如軟硬、粗細、輕重是地界的特性;流動、黏滑是水界;冷、熱是火界;而風界的特性是支持與推動。

 

所以觀察四大必須以四大的十二種特性為所緣來觀察,才能如實知、如實見色身僅是四大展現的現象並無「主體」。但若行者將四大地水火風視為四種元素來觀察那就會落入概念性的認知而無法現觀「色身」只是由不斷變動的四大十二種特性所呈現的現象而已,而「心」也只是指觸受、念想、思惟決行、感知等所展現精神現象的總稱,也沒有「主體」,所以能現觀五蘊就能証實一切法「無我」。

 

再者,原始佛法的「意根」也僅是六根身之一,是和眼根、耳根等一樣的感知器官而已,所以由意根對法塵而生「意識」只是指大腦的對法塵的感知而已並沒有「了别」的功能,也無法單獨存在。

 

原始佛法是將「了别」的功能是歸屬於想蘊,而將「決定行為」的功能歸於「行蘊」,所以行蘊也含蓋著決策的「思」,因此一般都將行為的反應稱為想、思、行。至於「記憶」、「經驗」則統歸於「意觸」,「意觸」是由法塵對意根生意識再和合生的,有意識才會有意觸。當有記憶或經驗的法塵引生「意觸」時就由想蘊來做「了别」的功能,再由「行蘊」做決定性的身口意行為。

 

所以單純五蘊的運作過程是由六入處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生六識再根塵識三事和合生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等六觸,再由六觸生六想、六思然後做身口意行為反應。也就是由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感知)再生六觸覺,有觸覺後就由想蘊做認識、了别的過程,再由行蘊做決定性的行為反應。這樣單純的五蘊的運作是不會有苦的,但問題就出在當單純想蘊在做「了别」功能時會所受到的「記憶」、「經驗」的意觸的影響而加入「己意」的念想,於是合己意則生樂受,不合意則生苦受,這就成為有苦樂受的五受蘊了。

 

若將五受蘊擴大詳說就成為苦的十二緣起了,「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純大苦聚」的內容就是:因有對五蘊運作無知的行為,所以在五蘊和合的身心中由六入處引生六觸時,就在想蘊的運作中加入己意,不合己意就生苦受,合意則生樂受,又因受而生愛染,由愛染而產生執取與佔有,但又因無常變異的緣故而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聚集了,所以這十二緣起是可現見的。

 

舉例說明就能一目了然,例如我們因對單純五蘊運作的生命現象無知,所以在身心的活動中「聽到一句讚美的話就心生歡喜」。其五蘊的運作過程是:耳根對聲塵生耳識就是有聲音的感知,接著耳根、聲䴤、耳識三事合和生耳觸,在耳識與耳觸生起時就有覺知,也就是「想蘊」就開始運作了所以就有覺知的心念,同時也引動語句的記憶與經驗的法塵對意根而生起意識,三事合和又生意觸,有了語句記憶法塵的意觸時就有「想蘊」的心念依經驗的意觸做了别「意觸」與「聲觸」內容、意思的覺知,所以知道聲音的內容是讚美,又因為符合己意於是就生起樂受而歡喜。

 

而「己意」也是由聲觸時引生經驗法塵而生的意觸,透過「想」來展現。只是上述運作過程十分迅速在一瞬間就完成了,所以一般人都是直覺到「聽到讚美聲就心生歡喜」的感受,又對歡喜的感受生愛染,由愛染而執取佔有,但又因無常變異於是憂悲苦惱就聚起了。

 

需要再進一步說明的是根塵識和合生觸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但對「想蘊」也就是覺知的心念對六觸時的作用與轉變就不太能瞭解。這是因行者缺欠受念住與心念住的修習,所以對「心念」主要是指想蘊的功能與苦樂受生起的因緣不熟悉。雖然在實際上六入處引生的六觸是可以同時進行,也就是我們的六根同時可以接受六塵而生六觸的資訊,但因一心只能一用,也就是「想蘊」對觸的覺知一次只能處理一觸,而且會依慣性反應與價值觀來決定所緣觸的先後,所以常會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但因想蘊可以迅速轉換心念所緣的觸,而且可以在處理一觸的同時讓其他的觸也會繼續有行為反應,但那只是「行蘊」的慣性反應而已卻會令人誤解一心是可以多用。

 

而在六識、六觸中影響心念的最複雜且變化最多、最快的是「意觸」,如所舉「聽到一句讚美的話就心生歡喜」的例子只是單一直線式的說明而已。但在實際上從「聽到一句讚美的話」到「心生歡喜」早已是涉及一連串「六觸」與「六想」快速變化且複雜的結果了。例如「話」是誰說的?語氣是否真誠?自己對此「話」的價值觀為何?在不在意?「它」的目的是什麼?在什麽情境下說此話?過去的經驗如何?‥‥等等各種觸與想都在瞬間快速的轉化。而由各種觸引生各種記憶與經驗法塵的意觸更是變幻莫測,己意也就不斷的在快速的變化中,所以上一秒高興,下一秒就生氣是常見的情境。因為任何苦樂受在實際五蘊運作的緣起就像是層層無盡的網絡,不但是複雜多變而且快速到幾乎無法覺察,所以想蘊的心念常是瞬間萬變喜怒無常,自己都捉摸不定,若不是尚需有決定行為反應的行蘊來控制身口意行為,那生活就真是一團亂了。

 

再者,一般人都認為不論心念為何都是「我在想」、「我能想」,然而想蘊的心念卻是因「觸」才有的,所以經上才會說「觸集是想集」,有六觸才有六想。換句話說「六想」是有因有緣才會生起,而且「想」也就是心念的內容並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是天馬行空的無根源,而是依六入觸而生的,尤其是「意觸」所引生的「意想」更是要能覺察才能掌握「想」的心念。雖然要瞭解「己意」是很不容易的,但只要熟悉心念的集滅的因緣就能掌握心念了,而能掌握己意的心念就能現觀五蘊運作過程、觀五受蘊、四聖諦開法眼,而且掌握己意的心念就能掌握集起苦樂受的因緣,就能滅苦了。

 

而所謂的「我見」就是對單純五蘊運作的生命現象無知,所以在身心活動的過程中透過「想蘊」誤以為色、受、想、行、識都是「我」在運作,因此就有「我存在」的意識形態,而「我執」就是將「我見」生起的行為。

 

要留意的是「意根」也是身根之一,如同耳根、眼根一樣,只是意根所對的是大腦裡看不見聽不到的訊息,佛法稱之為「法塵」而已。也就是說而由意根對法塵而生的「意識」只是感知記憶與經驗的訊息而已,和耳識、眼識一樣是對聲音與色境的感知,至於了別感知的内容則是想蘊的功能。

 

另,在修持上更要重視原始佛法特色是要「現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也就是任何修法或觀察都是現量的「現見」且與苦的集滅有關才是世尊所開示的法要,佛法對於無法現見的事物都歸屬於「無記」而不予於討論。之所如此,是因為這樣才是相應於緣起的「果報」是當下即報且輾轉影響的現象,所以才說世尊是說因、說緣的。以上說明舉例,提供法友參考。2020/7/26

 

附記:因生活五蘊的運作與展現是由各種因緣來決定的,而「意識」只是法塵對意根而生而覺知,是身心運作眾因緣之一而已。換句話說並不存在所謂「自由意志」,也就是沒有能自行決定的「心」、「意」、「識」。雖然後期大乘佛法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論述,但在實質上不論是真常系的清淨心或唯識系的唯識無境,究竟而言,都不是在確立實質上永恆的主體而是為「安立業果」對「緣起」的再詮釋而已,功過早已無法論斷了。

 

另,有關五蘊運作過程可參閱雜阿含4142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蘇安平 的頭像
    蘇安平

    安平的部落格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