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關念佛消業與佛化家庭的問題

 

有法友留言提問:後學的問題是念「佛」有福報(消業)嗎?佛教徒説有。那麼小朋友什麼時候學?各道場都看不到會講話(約2~3歲)的小孩來念 「佛」呢?福報不是愈早愈好嗎?上學?那假日呢?基督教從在娘胎開始就上教會!會走路就上「主日學」。阿彌陀佛,合十感謝。

 

安平回覆:法友的問題看似有趣,但這是個很嚴肅的課題,不但有關佛法的教育更涉及佛化家庭的問題,是很深廣的議題甚至關連佛法能否融入現代社會大眾的生活中成為主流價值。安平在此先簡要的回應法友的問題,再提供些建言供大眾參考。

 

首先,有關法友的問題表面看似乎僅是念佛與因果業報的關連為何?但其背後卻隱含著佛教「業力」是如何運作的問題,而一般都瞭解佛法的根本是「依此故彼」的緣起論,但緣起論是世尊觀察「無常現象」而提出的法則,用來說明苦生滅的原理並提供解決的方法而已。

 

有關業力(執取的慣性)與苦的輪迴是現量可確定的事實,但有關「業報不失」與「三世輪迴」的議題是依緣起論合理的承襲接受印度傳統的思想而給予佛法觀點的詮釋與推論。原因是依緣起的法則,因緣和合生滅的現象是永不停歇的,並不會斷滅或獨存,而現量可觀察確定的是「業力」是指有意志的慣性反應,「業報」是指經由慣性反應所產生的果報,且是當下即報,又相續循環不已的輾轉影響。因此,佛法的緣起論不但承認並接受業報不失及三世輪迴,並以信受業報不失及三世輪迴為佛法修証的道基前行。

 

但由於人類五官感知觀察的功能有其極限,無法現量觀察「業報」與「三世輪迴」中「業力」的運作模式,所以只是承接業報不失及三世輪迴的論述,卻無法說明「業力」是如何存續與轉移?然而在宗教的領域,單是現量滅除苦的輪迴並不能完全滿足或化解人們宗教信仰上的需求以及對各種不同生命現象、命運的詮釋與疑慮。所以部派佛教及後期的大乘佛法就立基於「緣起論」而提出或建立各種有關「業力」存續運作的論述來詮釋業報不失及三世輪迴的現象,其中「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的論述最為一般人們所接受與認同。

 

法友的問題也是立基於「種子」與「薰習」的論述才有的疑問,而淨土念佛法門就含有「種子」與「薰習」的思想,所以站在宗派法門的立場,念佛當然是有福報並能消業的。而且是越早越好,能從懷孕受胎就開始念佛薰習當然是更好了。但為何在道場卻不見幼童念佛?那是因為淨土念佛法門的宗派法師在宣揚法義時大多著重在過去世的業障及未來世「往生的救贖」,而非現世捨棄執取「離苦的皈依」所造成的偏差。更有讓人誤以為淨土法門是「死人」佛法的缺失,這多少是有違佛法現見,離熾燃 ,不待時,即此見,緣自覺,自證涅槃的特色,因為純正的佛法是重視現量破除執取的慣性、滅苦,止息輪迴再生的動力。

 

再如法友所提的基督教從在娘胎開始就上教會!會走路就上「主日學」。那是因為基督教派只有「今生」與「來世」二世的思想,沒有前世的概念,而「來世」蒙主恩召歸於天堂或淪落地獄的最後審判是由「今生」信主與否而決定的,所以宣揚教義的重心就在「今生」如何的信主及依靠主來行有義的事。

 

這也是為何基督教派總是給人較重視入世精神的印象,而一般佛教的淨土法門給人們的卻是等老了再來念佛的離世觀感,從去教會團契的總是年輕人居多而念佛的道場則多為年長者就可以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異了。至於會想讓幼兒念佛除了增福消業的思想外,主要是源於佛化家庭的導引與信仰。以上是先就佛教的思想與現况簡覆法友的提問,接著談談安平個人的見解。

 

先從修証的角度回應法友念佛能否消業的問題。如前述,就安平所體驗瞭解的佛法而言,「業」是指有意志的行為,「業報」是指因意志行為所引生的效應(果報),「業力」則是指有意志但身不由己的慣性反應。所以「因緣果報不失」是指當下身不由己慣性反應的意志行為與各種因緣條件結合,所引生一連串相續不停輾轉影響的效應,是當下即報的。而「念佛能消業」是指因為行者念佛願生極樂世界,在捨離了對娑婆世界的執取的同時也止息了執取慣性的業力,所以「念佛願生」不但能消除或改變由慣性反應所產生的業報也能止息生死輪迴的動力。

 

再者,就信仰而言,因為有了阿彌陀佛無條件必然救度往生極樂淨土的信仰,行者才敢勇於如實的面對自己的貪瞋,也才能如實知見自己貪瞋的強大出離無望而生起真實的願生心。又因為有了真實的願生心,念佛人才會捨離對娑婆世界的執取皈依阿彌陀佛。所以念佛的重心是皈依,而不是救贖,因為一旦皈依、隨順阿彌陀佛的安排就能捨離對娑婆世界的執取,沒有執取現世即能得安樂,命終則往生淨土歸入不可思議的法界。

 

但若念佛的重心擺在「往生的救贖」,就會讓人誤以為既然有阿彌陀佛的無條件的救贖,那麼無論貪瞋是如何的深重,只要「稱名」,在臨命終時就可以被救往生極樂淨土,如此就會讓念佛人漠視自己現前的貪瞋,那又怎麼可能現量離苦得樂呢?所以念佛法門的重心應擺在如何讓行者具足願生心、皈依阿彌陀佛現世即能離苦得樂,而不是漠視自己現前的貪瞋只等待臨終的救贖,如此才是暗合原始佛法的信仰。

 

而行者一旦將念佛的重心擺在具足真實的願生心,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稱名念佛的同時就會如實的面對貪瞋,時時檢視自己真正的意圖為何?若真的願生極樂,為何還怎麼在乎成敗得失、功名富貴的算計呢?所以佛號既出身心自爾平靜。若再進一步具足願生心在阿彌陀佛必然的救度下往生成為必定,那麼「後生」已無需掛慮,現世便能利樂有緣、生龍活虎的過一生,又怎麼時時會掛心念佛能不能往生呢?

 

至於命終之後是如何往生或往生的實況是如何?那是阿彌陀佛的事,是歸於不可思議的範疇,只能各自信受而無法議論,能議論的是依信仰而修持的行者其現世的身心為何?能否安樂才是重點。

 

其實原本由世尊所開創的原始佛法只是單純在解決老病死純大苦聚的問題,並不是在說明世界的起源或探究各種不可思議的存在或現象,因此只談與滅苦有關的苦集滅道四聖諦的議題。再者,雖然世上有著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現象與存在,但因人類的觀察及感知功能有限而無法檢視而且都與苦的生滅無關,所以皆歸於無記存而不論,畢竟修行要探究的是苦集滅道四聖諦而不是各種奇能異事。

 

但部派佛教及後期的大乘佛教不但開始大談「現象」背後的「實現」,更將依此故彼的緣起論擴大來詮釋宇宙萬物的各種時空現象,因而使佛法成為修証與信仰混合的宗教。優點當然是得以融攝並滿足大眾宗教信仰上的需求,使佛法能廣為流佈。但也因此使得單純滅苦修証的佛法與信仰混雜,再加上各宗派法門哲理的思辯、推論與臆測更讓行者混淆不清究竟佛法修行的實質為何了?而寺廟的宗教儀式與活動更讓人在耳濡目染習以為常下很自然的將持戒、祈福、佈施、唱誦經咒…等宗教行為當做「修行」,可說是功過得失參半。

 

其實所謂的「佛化家庭」在實質上只是現代佛教回應社會需求的一種口號與理想而已,與滅苦的修行及家庭的和諧並無實質上的關連,因為真正有效的修証是必須立基在當事者對「苦」的體驗與感受上及其自主性的意願。因此世尊才允許要七歲以上至十三歲的兒童,才能度化出家稱為驅烏沙彌,意思是能驅逐烏鳥不使奪食的小沙彌。而自十四歲至十九歲,則因能依師調練純熟,足堪受比丘之具足戒才稱為應法沙彌。

 

又,佛化家庭也必然是因個人道業的增上及薰染才會有真正和諧的佛化家庭,若僅是強化幼兒宗教活動的参於與佛化家庭的倡導,則只能讓人薰染宗教氣習與建立因果觀念而已。以上建言,提供法友參考。安平2018/12/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