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觸與想之間如何掌握?

 

有法友留言問:觸與想之間如何掌握?安平的回覆如下:這是修証很重要的問題,因為「觸」與「想」是身心現量一切覺受與心念起動的源頭,能正確的掌握「觸」與「想」就能正觀五蘊、現觀四聖諦。

 

一般行者對「觸」是由根、境、識三事和合大都能理解體驗,但對「想」就較難掌握,所以在修四念處時多數都會停留在身念處或受念處打轉,如此就很難提升到心念處。而心念處的修行重心卻又是在「想」,因此,對「想」無法掌握就難以正觀五蘊的運作了,若無法正觀五蘊的運作就無法現觀四聖諦開法眼,更談不上滅苦解脫了。

 

 那麼「想」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一般對身心與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界定是色為「身」,而受想行識是「心」。「想」運作的過程是根境和合生識就是所謂的「六識」,而根境識和合生觸即「六觸」,在觸生的同時就有覺知,有覺知就有「想」,所以「想」並不是憑空而生的,是由觸而引生的,因此阿含經上說觸集是想集。

 

那麼「想」為何是起心動念的源頭呢?因為「心」是指受想行識,而在阿含體系的「識」僅是指根境和合的感知,所以是六根對六塵而生的六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種感知,有了感知才能三事和合生六觸,有六觸才能引生六想,有六想才有六思() 、六受 、六愛等「心」的各種活動,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由觸生想時才能引生「心」的各種作用。

 

要留意的是一般所謂的色受想行識其中的「受」在單純的五蘊是指「觸覺」或「觸受」,這是中性的,而在五取蘊時就是指有合意不合意的苦、樂、不苦不樂等三受,而「苦」是指五取蘊所引生的而不是單純的五蘊,否則何來現世解脫。也因為合意不合意的「受」是由「想」所引動的,換句說五取蘊就是透過「想」才會產生,所以才說想是起心動念的源頭。

 

而「想」的運作不會憑空或隨機而生的,因「取相為想」所以「想」是須有六入觸才能引生。例如眼見所生的想稱為「眼想身」,耳聞的稱為「耳想身」、鼻想身、舌想身、身觸想、意想身等,其中最重要也最有爭議的就是「意想身」,也就是意根對法塵生「意識」再由「意觸」而生的「意想」。

 

因為所有的意想功能都和「了別」、「記憶」、「經驗」有關,才會產生合意不合意的三受而引生愛、取、有…的煩惱。但由於「了別」、「記憶」、「經驗」是如何運作與保存卻是無法現量觀察覺知的,只是概括性的指出是由意根對法塵而生的「意識」,所以部份部派彿教及後期唯識學派就在「意識」中再細分推論出有第七識、第八識並以「種子」的型式來詮釋「輪迴主體」及「記憶」、「經驗」等功能現象,並將「了別」歸於「意識」(第六識)的功能。但在阿含經中稱「識」為「別知相」,這是指六根對六境各別有不同的感知不能混雜,而不是說「識」有「了別」的功能,因為在阿含佛法中「了別」、「記憶」、「經驗」等功能是在「想」,所以「想」就成為「心念」的主要源頭。

 

且不論「了別」、「記憶」、「經驗」等功能是在「想」或是在「六七八識」,一般都籠統的稱之為「心」。重點是引生煩惱的五取蘊中的「苦樂受」是須經由意合或不合意來引生的,而意合或不合意又必須是透過「想」,所以滅苦修行的重點就落在由六入觸生六想時的「念想」內容是什麼?

 

也由於觸生想時加上己意的速度太快,並不容易覺察,所以一般人的反應模式是由「六觸」直接就生「苦樂受」了。這並非沒有經過起心動念的「想」,而是由於觸生「想」時的慣性反應早就已在不自覺中加上合意或不合意而使苦樂受生起了。換句說,五蘊的受僅是根境識和合的觸受,但五取蘊中的苦樂受除了觸受外,就是由心念處的「想」所左右的。所以要徹底解決「觸而不受」(苦樂受)的問題就必須掌握六入觸時當下的「想」,也就是當下的「心念」,這是需要「心念處」的修行。

 

經上說修心念處時要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出入息念,其實質內容就是在訓練覺知「念想」,能覺知念想就能覺知己意,也就掌握了「自心」,接著修法念處觀五蘊的運作,體驗苦的集滅就能現觀四聖諦開法眼了。

 

那麼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觸」與「想」的關聯呢?首先,要暸解有生命就有觸覺,有觸覺就有念想,念想不會憑空而出,一定是隨著六入觸而生起的,眼觸生想、耳觸生想、舌觸生想、鼻觸生想、身觸生想、意觸生想。所以要掌握「想」就要有「隨觀」的能力,也就是隨順所緣的「觸覺」作覺知與觀察,在佛法的術語就是具足正念、正知,這也就是為何有無具足覺知力(即想的功能之一)是修証成敗的因素。

 

其中較容易被輕忽的是「意觸生想」,因為人們早已習慣「胡思亂想」而不自覺,其實在實際上並沒有憑空出現的「胡思亂想」,因為所謂「胡思亂想」一定是意根、法塵和合時而生的「意觸想」只是自己沒有能力隨順覺、觀而已,所以就不由自主的「想」。等到覺察時已不知過了多久,換了多少的念想,所以就稱之為「胡思亂想」。由上述的說明可知「念想」的生起是有因有緣,所以掌握由觸生想的因緣並覺知念想的內容就能掌握「起心動念」了。以上是有關「觸」與「想」的說明,提供法友參考。

 

另,有關後期佛法與現代心理學常討論的「心、意、識」及「表層意識」、「深層意識」和「我見」、「我執」是如何呈現等問題的探究,就須涉入覺知力的深淺與「想」的內容及其反應的模式與對應方式,那是「心念處」、「法念處」所要修學的重點,有空再回應。2018/7/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