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要清楚的瞭解掌握自己的動機與需求,並不如表層理性認知的那樣容易,人心是很隱晦幽暗的,表層次需求的滿足並不代表內心深處的靜寂安祥。我常勸導親友:「很多時候,連自己究竟要什麼都不清楚,卻老是要求別人合我們的意?」。這其實已涉及人生的價值觀,要面對的是人類原始的欲望與需求。這是潛藏心底深處的問題,並非分解剖析明白道理就能解決的,其難度是遠超乎人們願意付出的範圍!

 

以我自身為例,縱然有幸跟隨老師修行多年,經無數的挫折後才漸漸發現,其實對自己修行的發心與動機是不明的。對「解脫道」低估其難度,高估自己的意願,對「菩薩道」更是渺如雲煙,說說道理而已!嚴格說是知道自己有問題,卻不知道問題在那裡?為什麼要修行?答不出來!如今,回首來時路,真是點滴在心頭。

 

相傳釋迦牟尼佛當初是為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出家修行,証悟解脫後宣說苦集滅道四聖諦,說明什麼是苦,什麼是苦生起的原因,什麼是苦滅的情境,滅苦的方法是什麼。所以佛法最原始的動機與目的就是為消除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也就是以「滅苦」為核心,並教誡弟子不應談論與苦、苦集、苦滅、苦滅道跡無關的議題如十四無記等。如果我們修行的動機與發心跟釋迦牟尼佛的教誡相應的話,那成效應如阿含經記載那樣入流証果滅苦解脫了。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是因、緣、果不相應必然的現象,修行是難有成效,除方法可能出錯之外,原始的發心與動機正是關鍵之所在。回頭認清自己的發心是否純正是非常重要的。縱然是已入佛門修行的人欲望仍是很多:從世俗的名利富貴永生、神仙般逍遙自在、生活如意無礙乃至高人一等、瞭解宇宙起源真相、成佛、作祖……,解脫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所以在全身投入之前,應先弄清楚目的、方法、結果有無相應。當然這並不容易,但一邊學習一邊反省自身的發心與動機是必需的。在還沒有完全瞭解自己為什麼要修行之前,對修行度眾就是自己終生的志願是應有所保留。主要的原因是若發心不純正,怎能期望行者有出離之志,而沒有出離心的修行是無力的,於法不相應,僅是紙上談兵,是無法落實在生命的價值體系上。再者,沒有出離心的菩提心是空中樓閤,毫無根基,所修的菩薩道必然僅是流於世俗的善行。何況人心善變,「說愛你的時候是真的,說不愛你的時候也是真的。問聲為什麼?我也不知道!」人必竟是身不由己,什麼時候會變心是不知道的。

 

事實上也並非每個修行人皆為「滅苦」而來佛教修行,連佛陀在世座下都有提婆達多、六群比丘等發心目標不同的行者引發諸多的是非,甚至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因誤解而相戀,因瞭解而分手」是時下青年男女流行的話,對修行也很適用。何況「誤入佛門拿香跟拜」的也不少,且並非每個人都能察覺自己發心的真偽,總是要修到和自己的價值觀抵觸後,才會反省到自己其實是不想修行的,這還算是良善的。實際上發心不純正,修行就會有壓力,若不肯如實面對怪法門怨師父是常見的現象,更甚者是開始扭曲佛法以合己意,而劣者則入主出奴乃至謗佛謗法謗僧,真是哀哉!

 

我的老師說「修行之一事,發心純正最為緊要。修行之發心有上、中、下三種:一、為求安身立命、逍遙無事。二、為求解脫生死,永離輪迴。三、為求度脫一切有緣,廣學法門,勤修方便。前者純而不正,屬世間道,後兩者才是佛弟子的發心。發心倘若純正,則今生或來世必定逢遇大善知識,得證菩提。」已入佛門,隨順佛法的薰陶,隨時檢視修正自己修行的發心是有必要,也是決定修行能否成功的關鍵!否則因地不真,果必迂曲。   

 安平  201210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