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出離心

 

 一般而言,除信仰式的祈福、積功德的佛教徒外,談修証滅苦的佛法沒有不強調出離心。雖然大乘彿法都強調發菩提心,菩提心確實也是涵蓋出離心,但在實際的修証上沒有出離心的菩提心,絕大多數是沒有根基的空願,也就是假的。這是顯而易見的,稍微留心佛教界的實際情況就能瞭解。所以修行能否成就,關鍵之一就是有無真正的出離心!

 

 

有實修經驗的行者多能體會出離心是修行的原動力,沒有出離力的修行終將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但知道是一回事,能否生起出離心又是另一回事。多數的行者都會自認自己是具出離之志,不然怎麼會入佛門修行?然而在數年乃至數十年後卻發現自己縱然對佛學知見,修証原理如數家珍,但實修的心境怎麼老是在原地打轉,毫無經上所描述的解脫無礙呢?為何知道卻做不到?有心者在一段時日的反躬自省後,就會發現原來自己的出離之志是不夠真切,像露水的道心一樣遇境界就蒸發了。這尚且是指有在實踐法義的行者而言,而只想用哲思解決問題的行者,就會再去追求更深的佛教學說,但終是徒勞無功的!套句現代流行語是:笨蛋!問題在出離心,而不是佛學知識!重點是如何讓自己生起真實的出離心?

 

 

那要如何才能具有真正的出離心?這個問題的答案雖是因人而異,但總括說,出離心的生起與否的關鍵在知「苦」。若不知苦,所謂的出離心只是嘴上說說、心裡想想。並不具有力量轉動深沉的我執,沒有出離心就沒有動力,所有的解脫知見都只是花拳繡腿而已。所以實修的問題就回到對苦的認知上,佛教大小顯密的修証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是離不開「苦集滅道」四聖諦,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知苦的,但其實對苦並沒有全面性的認知,而對苦的認知是需要學習的,否則「以苦為樂」怎麼會有出離心呢?那什麼是苦?

 

 

經上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讀經文好像都能瞭解所謂八苦的內容,但實質的感觸呢?「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才知情深,人生是一處未到一處不明啊!」,總是要身歷其境,才能體會個中滋味,真是無奈!那取要言之的「五盛陰苦」呢?究竟是什麼?就是取著五蘊的苦。問題是你能察覺感受嗎?一般對貪欲的對象執取時是感到快樂的,只有在求不得時,才會有苦受。換言之,不能感受到五陰熾盛苦,就沒有辦法全面性的認知苦存在的事實,大都是船過水無痕式的覺受,逆境時,生厭離;順心時,就貪著。感受不到苦的存在,就沒有出離心,也就談不上滅苦了。

 

 

《雜阿含經》第一經云: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脱。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這是我很喜歡也經常誦讀的經文,卻也是令人挫折的經文!

 

 

這段經文的內容淺顯易懂,修行次第分明,目的明確,讓人心嚮往之。多數的行者都自認對五蘊的無常、苦、空、非我,能體會瞭解,但實際上瞭解是一回事,正觀又是另一回事。因為我們對五蘊無常、苦、空、非我,是聞思而得的知見,並非修証而得的智慧,僅是理性思維的認知,換句話說,我們並沒有真正的正觀五蘊的無常、苦、空、非我,只是想當然爾!沒有正觀五蘊,就察覺不到五蘊熾盛的苦。就不會厭離,那來真正的出離心,沒有出離心,修証的知見是無法落實,何來成就無礙解脫呢?

 

 

那如何正觀五蘊?在原始佛法就是修四念處,於身、受、心、法,一一觀察、周遍觀察。在大乘佛法是觀諸法、世間如夢幻泡影般的虛假,及諸行無常、身命危脆即「念死」,來感觸五蘊世間的無常、苦、空、非我。我常說:「看看別人,想想自己。」、「不是我不愛名利富貴,而是無常世間一直跟我說:『嘜擱憨啊!』你愛得到也不常久啦!」人生終究是一場空。重點是要確實有感觸,而不是概念!不過,話雖如此,但要一一觀察、周遍觀察並不容易,真正的出離心還是不易生起,曾下過苦功的行者,自然有所體會。

 

 

從觀五蘊無常、苦、空、非我或由諸法如幻來理解出離心,想升起出離之志是容易的,卻難以達到事實上真正的出離。原因是人類的情執很深,沒有真正的證空性之前,總是不放心。但出離心卻又是證空性 ( 實踐空性 ) 的原動力,缺了出離心,動力就不足,又難行空、證空。而未證空性前,人又是不放心,無法升起真正的出離心,如此則陷於兩難之中!我個人於此是百般挫折,內心深處總有一絲牽掛,很難放手一搏。沒有出離心就像沒有內力,空有招式的武者,中看不中用!

 

 

在實修上每個人出離心生起的情況不近相同,我見過正觀五蘊無常、苦、空、非我,就能生起的。也見過單憑「念死」就有出離心的行者,而我只能欣羨。其實出離心的生起與否,和每個人的性格有關,有人願孤注一擲,有人則怕兩頭落空。

 

 

我個人是念佛之後,才升起真實的出離心。原因是有彌陀可依靠,有極樂世界可往生,雖未證空性,卻願生極樂。人的心有了歸依處,有了依靠,真實的出離之志自然不需費力的升起。世俗的執著,自然願意放下,因為有極樂可往生,那世間顛倒夢幻的情境,又有什麼值得留戀。如此雖未證空性,卻有相似的心境,一樣的輕鬆、寬坦、無整、自然、隨順、心無掛礙,雖未遠離顛倒夢想,卻一樣無有恐怖,能除一切苦,往生極樂後一樣究竟涅槃。有了出離心後再回頭補修不足之處,自然就水到渠成。

 

 

有趣的是,出離心的升起確實不易,一旦升起之後,自然就會有一種厭離的心境,一種時時可以放下、結束的心情。這或許是大乘佛法指責小乘佛法厭離心缺少悲心,而以菩提心來取代出離心的原因之一吧!不過,這只是表象而已。出離心、慈悲心二者其實並不相違。這都只是佛學上的意識形態及個人與社會關係的定位問題。在修証道上,沒有出離心的菩提心十之八九都是假的。在實踐上可說是沒有出離之志,大乘佛法就不可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也就沒有證悟的可能,大都落於知解閒談,而沒有實踐力。

 

 

行菩薩道成佛的大乘佛教,在理論上確實是有益於大眾,但在個人的修証上,卻往往變成理想而實踐的動力不足。原因仍在緣起的親疏遠近,人當然會以自我為主,在沒有體證緣起無我之前,單靠菩提心行菩薩道對個人而言,動力是不足以突破執愛的障礙。而真正的出離心僅是指個人對五蘊不再貪戀而已,與悲心並不衝突。換言之,出離心其實是大小乘佛法共同的根基,而「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淨土法門更是二者兼顧,以「願生心」替代出離心,以「即將永眠在今宵,願將一切都給你」的悲心利樂有情。

 

 

最後來談談如何檢視出離心及願生心的真偽?我的老師說:「出離心是佛法修證道的根本,任何學人若能發起真切出離世間的決心,則解脫之道可謂行百里已過九十。不過發起真切的出離心是不容易的,必須對五蘊六根六塵六識苦空無常無我的本質具有透徹的洞悉和體認,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當一提起出離之警惕心時,十百千萬種的煩惱牽絆立即化為塵埃消失不見,如此才可謂『佛子我已發出離心』(菩薩根性者則謂佛子我已發菩提心)」。同樣,淨土法門的念佛人也須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出,生活中的種種牽絆煩惱都應立即放下消失,一心皈命極樂世界,如此方可說「佛子我是已發願生心的念佛人」。可惜,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的出離心或願生心都不真切,那麼痛苦、煩惱自然是輪迴不止。然後卻又將責任怪罪在法門錯誤或佛菩薩救度不力,真是無奈!此外,德行是另一檢視的標準,沒有出離心或願生心的行者,其日常的德行是不會穩定的!

 

 

以上,提供參考。我想說的是出離心或願生心,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不能強作意,也勉強不來,更無法替代。每個行者都應依各自的特性,努力尋求嘗試各種切入的方法。只要是如實即可,一時的挫折,不代表永遠失敗,鍥而不捨因緣成熟時自然會有消息!

 

 

要提醒的是:沒有真正的出離心或願生心,縱然念佛或偶有空的體驗也是一種強作主宰的法執,仗持彌陀救度或空性見而成為逃避現實、追逐五慾的三昧勇士。意思就是沒有滅苦,而是仗持彌陀救度或空性見不怕因果業報什麼都敢!那就自誤誤人了!

 

 

 安平 201212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