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貪瞋痴如實的呈現是修行的要點

 

經常在書籍及電視上看到許多法師、居士在談修行時,往往將「修養」當「修行」,並規勸信徒在貪瞋痴時,應如何如何地將貪瞋降伏。這當然是善良的好事,但這是修養而非修行,因為修行是在止息貪瞋以達到「滅苦」的目的,一旦行者借思維、涵養的技巧將已生的貪瞋隱伏,那就會得少為足。最重要的就是喪失了觀察貪瞋集、滅的所緣,也就是喪失觀察知見貪瞋是如何生起與消滅的原因及其過程,那就失去徹底息滅貪瞋的機會了。

 

佛法的修行是為斷除因錯誤的知見所生貪瞋的身口意行為從而引生的苦,所以修行是要有所緣的,也就是要有對象,而所緣的對象就是已生的貪瞋痴。若習慣性的用技巧將已生的貪瞋痴隱伏,那就失去修行的所緣,要如何觀察瞭解貪瞋的本質及其生滅的變化呢?若不能洞悉貪瞋的本質及其生滅的變化,那如何止息貪瞋痴?當然也就失去修行的意義了。就如同現代的防疫作戰一樣,要先取得病原體才能觀察其特性研發抗體,沒有了病原體如何研發對治的藥物?

 

沒錯,就初學者而言對於粗糙的貪瞋是要相當程度的控制降伏。否則,身心就由貪瞋主控了,何來修正身口意的心力!但這是初學的時期,初學時期的目標不是在斷除貪瞋,而是在提昇自己的觀察力及執行的意志力,也就是尚在鍛鍊體識能的階段,還不是上場對敵的時候。可惜的是為數頗多的法師及老修行的人有意無意的將降伏貪瞋的修養當成佛教的修行,習慣以慈悲喜捨等宗教的形式或思維化解已生的貪瞋,並以此為佛法修証的內容,殊不知如此技巧性的涵養是很能贏得信徒的讚仰,卻在無知中斷送了自己與大眾的慧命,雖是慈善的行為但於自身的苦滅之道又有何益處?只是蹉跎修行的因緣罷了!這在禪宗就會被祖師訶責為成不了獅子的老牛。

 

實際上在不失控的狀態下讓貪瞋痴如實的呈現是修行的要點,在原始佛法的阿含經中處處強調實修的重點是時時如實知自心,意即要能隨時如實的觀察瞭解五蘊色受想行識生滅的過程與所呈現的狀態。苦受時知苦受、樂受時知樂受;心貪時知心貪、心無貪時知無貪;心瞋時知心瞋、心無瞋時知無瞋;心定知心定、心散亂知心散亂、心解脫時知心解脫……,這些都在說明貪瞋痴的身口意才是實修的對象與內容,倘若修行者連自身的身心狀況都不能清楚如實的覺知,那就談不上所謂的修行了!因單憑哲理的思維是解決不了因身心具體貪瞋痴所引生的苦惱!

 

我的老師曾強調修行要在「定中思惟、觀察三法印;定中思惟、觀察潛伏心態」。老師說:「定中思惟、觀察潛伏心態,則是在未到地定一念不起的定境中,使自己潛意識裡的種種貪瞋劣習讓它先浮現暴露出來,繼之,思惟它、觀察它,使它更清晰、更顯明地映現在意識上——接著,並將這個已不再隱藏在心靈角落處的幽黯心態置入已於三法印生起親切感的定心中,用正觀三法印的定心來療癒它。」這是佛教止觀的修法,它的重點同樣是要行者如實的覺知自己深沉隱晦的貪瞋,再以「緣起空義」的般若思想加以對治,以達到斷貪瞋滅苦的目的。若不能如實察覺自己潛藏的貪瞋,那麼修行只是不斷在腦中轉動般若空義的思維而已,雖然有降伏粗糙貪瞋的功能,卻無力化解深沉的貪瞋,修証之道將一直停留在思維修的狀態,無法進入實修的境地。

 

再以禪門心法「本地風光」的修法來說,學人經善知識指點認明自己的「清淨本心」——即人們本來就具足的無苦心境,接著實修的內容就是「莫指涉」。我的老師說:『學禪者如果能從最高的層次去控制「指涉」,勿使「指涉」生起,便能夠使根、境、識只是單純的接觸。這種單純的接觸,起初只是一種相似的解脫心;但隨著浸習的時間越久,當學人於五蘊世間苦、空、無常、無我的本質,益發生起感觸時,則此種單純的接觸,將會因捨離心的生起,而蛻變為無漏的心境』。「指涉」的實質內容就是於五蘊中加上「我見」,於是貪瞋就生起了。

 

「本地風光」修証的原理是很簡要,但老師也指出多數的同修,並不是如此就能順利達到不依聖教、不依他人言詞也能自知、自覺、自作證,原因是從不曾將所認明的本地風光融入苦樂順逆的現實生活中。老師並要大家必須謹記:單是靠見地,是沒有辦法將本地風光融入日常生活的,因為本地風光心法不像其他修行方法;它每每在你稍想回憶、捕捉的當下,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這是因為本地風光原本是果地境界,而境界只能認明它、確信它,並當作趣向的目標,卻不能拿來當工夫使用;錯把果地的境界當成工夫,反而會有荒廢工夫之弊。

 

既然如此,修習本地風光的人,怎樣才能綿綿密密地長養聖胎呢?老師曾以一句偈頌說明這其中的要訣:「具足善信,悟見堅固,若得禪定,空自顯現。」這個要訣內容在老師的著作有詳細說明。但我是經過多年之後,才能領悟「本地風光的禪定」不是用守的,守是守不住的,而且會讓身心勞損。而是要有隨順覺、隨順觀的禪定力,也就是要有隨時覺知深沉貪瞋生滅的能力,自然就能成就「本地風光定」而得無苦的心境。這就如同原始佛法「觸而不受」的修行要領一樣,在根、境、識和合生觸覺中,不要加上「我」、「我所有」就不會引生受——即合我意則樂受;不合我意則苦受。但其實修的方法卻不是用意志力壓制式的讓覺知停留在「觸」而不產生「受」,這樣的修法是不能滅苦的,只能壓制苦的生起。久了,就會身心俱疲的,這是實修上的歧路,實修者要戒慎警惕!

 

 

那修本願稱名的淨土法門又如何呢?一般而言是強調稱名必定往生,也就是不管貪瞋如何?終其一生相續稱名念佛就對了。這當然是正確的,但也因此容易在實修的過程中偏向「法」——只是重視稱名就必蒙彌陀無條件的救度,而忽略了「機」——也就是自身是否有真實的願生心。善導大師楷定本願稱名的淨土法門,就特別強調機法二種深信,「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如此一念無疑的二種深信是往生的正因,在這真實信心的前提下才有不論定散、不論罪福、不論智愚、不論淨穢,稱名必定往生的救度。淨土行者一旦忽視自身的貪瞋,又怎麼會有真實心呢?都不過是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而已。否則,淨土行者即已深信「稱名必定往生」,又怎麼會不願盡心盡力利樂有緣,不但不得現法樂住,還不時擔憂掛慮已是必定的往生呢?

 

我的老師說:「不知道自己也很壞的人,一輩子都不會變好。」修行這條路,唯有正視自己的貪瞋痴,才能踏實的完成滅苦之道。否則,無論是修何種法門最終都將無法深入其堂奧,永遠只是門外漢而已!

 

安平 2013、4、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