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小女兒剛滿十四個月,會走路,但步履蹣跚。和多數的幼兒一樣,十分好奇,到處攀爬,無論任何物品都抓來往嘴裏塞。只要是沒有危險性,家人也都不太禁止。這正是小孩以觸感經驗的學習模式,大人還會提供更多各類型的物品給她摸索嘗試,據醫學專家說,這樣可以促進幼兒腦部的發育。

 

平時我們都在客廳的茶几用餐,小女兒照樣攀爬,往桌上的碗盤把抓,弄得滿身滿地都是飯粒菜餚,且不理會家人的勸止,也不懂大人在表達些什麼?直到你以嚴厲的表情喝叱,她才突然停止,但立即又感到你的不友善,因而錯愕,以哭泣來表達她的挫折及畏懼。縱然事後加以撫慰,也難以除去她心中的餘悸,更加祈求她能明白大人的意圖──並非責罵,而是要她合乎人們的生活規範。

 

面對小女兒既無法以語言溝通,而肢體表態又引起誤解,要如何才能讓她瞭解呢?這就涉及了教育的問題,其實,這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等她長大,等她慢慢的摸索、經驗、體會,多數的家長對幼兒都能有這樣等待的心態。但對青春期的少年,卻要求他們能立即體會成年人的心境及經驗;彼此之間的衝突與代溝往往如此產生,雖然您的用心是良善的,是希望他們不要重蹈覆轍,付出痛苦的代價,但就如遏叱小女兒一樣,只徒然增加誤解與對立。除非讓他親身經歷人生的冷暖與滄桑,否則又如何能期望青少年們真正明白您的苦心及忠告呢?唉!我們不也是重覆著前人的苦難而活過來的嗎?我們又何曾在年輕的時候就聽信父老師長的告誡及勸勉?到底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能體諒他人不是故意犯錯的;人們總是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被業習推動著。

 

其實,諸佛菩薩經常告誡:「身命危脆,輪迴可怖,世間如夢幻泡影。」這件事又有多少人能信解體會?人們總要等到經歷無數次的興衰成敗、悲歡離合之後,才會偶爾感觸到「人生海海啦」,才會發現「世間果真如一場夢」。而「修行」單純是個人的事,既不能鼓勵更難以勉強的,善知識也只能從旁協助、引導而已,除非自己真正心中有苦且願意離苦,否則唯有再等待因緣時節了。此外,所能做的就如同教育幼兒一樣,只有以隨緣的心情,不斷的提醒他、勉勵他;不斷的發出微弱的呼喚而已,又能幫上什麼忙呢?談到這裏,總是覺得能親近善知識、信佛、念佛,真是福氣啦!

 

                                       安平 1994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