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為修行之根本


「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學佛十年渺渺如煙」,這修行常見的現象,畢竟勇猛心易發,恆長心難持。沒有修行人願意半途而癈,但壓力挫折實在很大,修不下去是身不由己,並非沒有向道之心,也不是對佛沒信心!這實是煩惱咎,而非眾生過。那要如何才能確保修行路一帆風順呢?除目標方法正確之外,最重要的是需回歸人性的本能——離苦得樂!


現代教育常提醒學習者在學習前應先學會如何學習?修行也是一樣,在未進入實修前應先具足修行正確的基本知見觀念,如此,方可達事半功倍之效,而且能隨時檢視自己有無走上歧路落入陷阱!同時確保自己能在漫長的修行路上不會退卻、望洋興嘆!


那什麼是修行正確的知見與觀念?這是很難有標準答案,因為修行和教育一樣每個人的步調不必然要一致,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修行都是各自獨自的修行路,雖然是相同法門相同老師,但各自的領受、進境、困難與盲點是不同,突破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不需一致也無法一致。對症下藥、劑量調和,存乎一心!


雖然如此,但修行並非是毫無章法的自由心證,在原始佛教就以七覺支做為指標,時時對照並修正自己的步調,檢視自己的目標與方法有無偏差。而大乘佛法各宗派也都有各自修証路上的指標可供檢視,如慈悲喜捨、樂定安明愛……等,淨土宗的稱名念佛更是以認清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唯乘彌陀本願救度,一心皈命願生極樂為準則。而法門的風格也各有不同,有徐如春風、有雷霆霹靂、有次第漸進、有直指人心、頓修頓悟……各自巧妙不同。但都有共同的目標——離苦得樂。


「樂心」是修行的第一步下手處,是過程中動力的泉源,也是修行有無偏差的指標。佛法是中邊皆甜,也就是修法正確必然是初中後皆有法樂相應而生,一旦修証的過程有壓力挫折生起沒有法樂,必然是知見或方法乃至動機心態中某一環節出錯,需反躬檢視調整。而不是一味的勇猛精進,更不應依他聖解塞住悟門,以聞思慧取代實際的經驗籠統顢頇帶過,或自視是業障深重頑劣愚夫生「自卑慢」斷修行路。為何法樂是修証道必具的指標?原因是佛法修証最原始的目標是「苦滅」,「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十二緣起法則是在說明「苦」生滅的過程,正確的修法必然是相對於苦的減損,也就是法樂的生起。沒有法樂的修法必然是不相應於苦滅之道的「戒禁取」(非因計因的見行)


當然修行的過程並不是一直處在法樂中,由於見地未穩、習氣慣性使然進進退退是必然的,但整體而言必然是相應於樂心。有樂,定慧自然會並行與日俱增。「現法樂住」是佛教的術語又作現法樂、現法安樂住、現法喜樂住。原意是指無學之聖者經由修善靜慮,住於解脫之法樂。依淨、無漏之四根本靜慮而得現前之法樂。我常借用以「現法樂住」來表達修行過程中,依所修法而生的喜樂愉悅的心境,猶如七覺支中的喜覺支、輕安覺支所生之覺受。當然,此時所說的「樂」並不是指世間的欲樂,世間的欲樂當然也是樂的一種顯現,但它傾向於壓力的疏解與欲望的滿足,此時的樂心是指人原本具有輕鬆寬坦自然沒有負擔的心境,是一種寂靜的愉悅,是「無執」的另一面向。此種法樂也有深淺之分,從鬆柔、喜樂、輕安、明覺到捨離(法執)、寂靜。修行只要心態方法正確必然與上述法樂漸次相應。


「人都有離苦得樂的本能,卻因錯誤的認知而以苦為樂身不由己,實是無辜!」有行者誤以精進修行就應苦修苦參,那種練中國功夫式的修法,其實是法門末流之後,不得以的做法,除了磨練意志力強化宗教情操之外,是難有成效的。縱然有,也是瞎貓碰死耗子的特例。如果方法心態正確,法樂相應,縱使沒有入流証果也必得人天果報。何況三法印中的諸受是苦,指的是執取的受,原始佛教的厭離五蘊並非是討厭的意思,仍是不執取五蘊,經上說:「有喜、有喜處。彼喜即是喜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正是說明法樂能增益善法欲,使行者趣向涅槃。


在大乘佛法的無生法樂也是如此,如密教的大修行人密勒日巴歌集說:「樂哉萬千境象現,樂哉猛起與狂跌;紛亂越多越快樂,煩惱起伏不生樂(無生樂) !」。佛教大小顯密沒有那一宗、那一派的修法是與苦相應的。一旦在修行上感受到在「苦修」,就應停、聽、看檢視那裡出問題?即使是稱名念佛的淨土宗也是願生心越強,現法樂住就越明顯,若沒有現法樂,就當反省檢視自己的願生心是否真切?修任何法門都一樣,沒有法樂,長時期的修法是會使身心勞損,退失道心。反之,有法樂就有信心,有信心就有恆長心能轉趣涅槃。所以,我的老師說:「快樂為修行之根本」,同時也是修証路上正確與否的指標。  安平 20121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