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佛教的修証與信仰

 一般而言原始佛法是講究現量的經驗及理性的修証,大乘佛教則是修証、信仰兩者並重,但淨土法門則完全是信仰式的佛教。這看似矛盾的模式卻都是佛教的面向,同時也是佛教宗派所呈現的模式,但就滅苦之道而言卻各有善巧方便。雖然理性與信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兩個極端,卻經常在人們的身上同時出現。所謂盡人事、聽天命就是理性和信仰的結合!

那經驗理性、信仰、迷信的區分為何?所謂理性經驗是建立在人類共通的認識平台上才有意義,也就是說理性經驗是相對的真理,而非絕對!同時經驗又是相當個人化的,同樣的事物,每個人的觸受不同,經驗就不同。換句話說理性是立基在人類根、境、識合和所能認知的範圍為前題,也就是以五蘊的身心世間為人類共通的平台。一旦超越此前題,就無法驗証,所談的就是信仰或迷信。那信仰與迷信的又如何區分?兩者都是無法驗証,迷信是不合理的信,而信仰是合理的推論,兩者其實只是一線之隔。而合不合理又有各自的經驗與立論基礎,是很難界定,無怪乎,各宗教間因推論的不同,相互指摘彼方為迷信是常有的事。

我的看法是:沒有理性的信仰是迷信,沒有信仰的理性是無知。一般對信仰的看法是偏向於迷信,但信仰不等於迷信。真正的信仰是立基於理性的柱石上,因為理性的知識經驗讓人瞭解人類的渺小無知,面對浩瀚無垠的時空,信仰不可思議的法界正是理性的抉擇。

人很有趣,在能掌握瞭解時是講究科學理性,但在無助危急時就訴諸信仰的救助,此時己不分迷信或信仰了。這看似矛盾的行為,其實是合理的,因為在無助無奈之時,人會察覺到自己的渺小無知於是願意依靠信仰的救度。然而一旦回到可掌控的情境時,理性的自我意識就又高升欲主導一切,人就這樣於理性與信仰間來回擺盪!

「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是原始佛法的教誡,也是修証的指標,但其實這僅是在修証滅苦之道所應遵循的,與信仰並不衝突。唯信仰必需立基於理性經驗的基礎上,否則就成為盲目的迷信。而由信仰所含攝的功能並非只是心靈的寄託而已,信仰一樣能改變人們貪瞋的意識型態,扭轉錯誤的身口意,息滅憂悲苦惱。再者,所謂的「修証」只是親身經驗所信的內容而已,其實也只是「信」的另一型態。

雖然信仰就當事人而言,就是事實、經驗。然而欲將自身的信仰傳佈他人時就有其界限,因理性認知的基礎不同,就很難有一致的共識。所謂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就是最貼切的寫照。經驗理性與信仰要取得平衡是要對兩者的基礎平台有所認知,否則只是亳無交集的各執一端,諍論不休。

我個人一向奉行「科學、理性的經驗主義」所以對所謂的「科學、理性」一向很謹慎,雖然深知這是當前人文的主流!但「科學、理性」究竟是什麼?科學、理性其實就是五蘊之內的經驗與邏輯罷了!科學、理性有其相對的優點,也是人類認知與判別是非真偽的基石,但仍應小心其極限!

有個譬喻故事是說:一隻海龜對一條小魚兒述說陸上的空氣是如何如何,但無論海龜如何描述,小魚兒總認為那就是海水嘛!圓覺經說:「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就像無論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做實驗,永遠都有地心引力的影響,以在地球上實驗的經驗去論斷境外宇宙的現象是有盲點的。

「無明隱覆為世間」,以人類渺小危脆的五蘊到底能証明什麼?雖說人類的科學、理性有其相對世俗的價值,但在面對不可思議的法界、面對自己的生死輪迴,有必要那麼堅持嗎?那樣是不是另一種不科學、不理性!我是個實效主義者,我有宗派的情感但沒有門户之見。不論中藥、西藥能治病的對自己而言,就是好藥!宗教術語即是「機法相應」。

另外,真實的信仰就人而言就是一種皈依,我的老師說:「皈依最難也最高,無我的人才會皈依。」,滅苦只是人生當修當為的平常事,然而面對無量的時空不可思議的法界,人會自知自覺自身的渺小與無知,這或許也是歷代各宗派的大修行人最終多皈依彌陀的原因吧!安平  2012、11、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