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修


 


「知道卻做不到」這是修行人必然會面臨的難題,會有這樣現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總結不出修行的動機、目標與方法是否正確、相應。如果說修行的目的不是在滅苦,而是滿足哲理的思維;修行的動機不是離苦,而是滿足自我意識的慾求,那麼修行的方法自然會導向與滅苦、離欲貪無關的行為模式。如此佛學知見與由身口意行為所引生的苦惱就是二回事了,「知道卻做不到」是必然的結果。所以談「實修」是要有前題,無論是修學佛教的任何法門,都要與佛法的「苦集滅道」相應。否則,修行就僅是哲理探究或宗教儀式,是能降伏、轉移粗略的煩惱,也能獲得宗教心理的慰藉。但,就是無法斷除煩惱的。


 


若修行的動機與方法正確,是否就能順利達到滅苦的目標?其實也未必,原因是人性的執取細微處是難知難覺,古德就常提醒「般若諸多留難」、「承擔此事大須審細」、「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都是表達修行是需要在實踐中才能察覺更微細的貪瞋我慢。原始佛法從得「法眼淨」就能瞭解苦的生起與還滅,但要做到真正的滅苦,尚須經歷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淬鍊才能先斷五下分結,再斷五上分結達到徹底的滅苦。其間的關鍵,除要具足修行的動力出離心外,就是要「實修」。


 


佛教的修行人都知道佛法的進階有聞、思、修三個層次,閱讀、聽聞到瞭解經意,只是聞慧的階段。這一階段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原因是佛法各宗派法門說法迥異。思慧就更難了,原因在要融會貫通各種佛法知見就已是耗盡無數的光陰與心力,這還不能說是思慧成就,尚須將融會貫通的佛法知見與自我的價值觀結合統貫,且沒有矛盾衝突,並形成相應於苦滅之道的意識形態,此時才算是思慧成就。接著,就進入實修。


 


這樣說好像很難,但這是較嚴謹的界定。因為一般行者實際的情形是聞思修三者常是參雜進行相互輾轉影響前進的,卻很容易知少為足。最常見的是將思維修或宗教儀式當做是實修而不自知,因為透過思維的方式轉動錯誤的見解、觀念確實是可以調伏煩惱的,而以行動實際演練宗教儀式也可達到身心安祥的效果。然而,這些修法都只是治標或增強宗教情操而已,並沒有斷除煩惱的能力。因要徹底破無明滅苦是需要經由如實知、如實見身心的變化、煩惱的集、滅、味、患、離,於其中所得的智慧力才有辦法的,而聞思慧僅能轉動表層次的觀念,無法化解深層我執的意識形態。所以,沒有經過「實修」淬鍊的聞思慧是不足以滅苦斷煩惱。


 


那麼什麼才是「實修」?答案很簡單,就是由實際的身心變化去體驗、瞭解苦的生起與還滅,而不是用大腦想的。具體的修法,就是「實踐已知的真理」。也就是將聞思所得的結論落實在日常的生活中,並於其中如實覺知「苦」是如何產生、又是如何消除的。這個道理大家都能理解,但要真正的落實就有困難了,其中的關卡很多,略舉一二說明。第一個關卡就是動力不足,明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意願不強,拖泥帶水,轉移方向是常見的情況。此時,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這一關最常犯的錯就是以思維修替代實修,想憑哲理邏輯思維解決身心的苦惱,這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的做法,無濟於事。


 


第二個關卡是「犯錯了都不知道」,也就是自以為是、自信己意、知少為足,這個關卡對老修行人而言是較難突破的。因為這會衝擊行者原已成形的佛學知見與價值體系。「離經一句等同魔說」就是提醒行者要戒慎,禪宗「丙丁童子來求佛」的故事是典型的案例。這一關卡要突破,除了謙卑懺悔之外,尚須提昇覺知力,也就是「定力」,但此時的定力不是指打坐時的專注力而是隨順覺、隨順觀的覺照力。它的目的在於使行者「知錯即改」,也就是犯錯違背總持心法能立即察覺,且在察覺的當下就已回到「正見」中。這是需要千錘百鍊的,因為如果沒有隨順覺照的定力,就沒有辦法將已知的真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淬鍊自己「人法一致」。最後,不是你看法不順眼,就是法看你不順眼。


 


此關有一個困難需要突破,就是禪宗常說的「賊過張弓」、「要參話頭而不是話尾」、「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些警語都是在提醒行者,要在「犯錯」的第一瞬間就要察覺,否則,再怎麼修都只是亡羊補牢、自我安慰而已。


 


第三關最難,因為當一個行者能經歷過第一二的關卡,表示他是個見地與定力都達到相當的程度。此時,常會有禪門所謂的「身心脫落」的覺受產生,或三昧(定境)現前,這對行者而言原本是好事,但卻容易而使行者耽戀其中,對進道上昇反成一大障礙,因這裏面有微細的法執與慢心。所以,原始佛法的七覺支在定覺支後尚有捨覺支,在五上分結斷無明前要先斷慢。禪宗則以「百尺竿頭需更進一步」來提醒行者不要成為「附草木的精靈」。這些問題都是在實修中才會產生、發現的實況,是思維修永遠無法觸及的。


 


如上述的實修固然很難,但這是經由聞、思、修循序漸進的修法,相對的對「苦集滅道」的內容自然瞭若指掌,也較能通達各宗派法門滅苦的方法與原理。但就滅苦的實修行者而言卻不是唯一的修行方式,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門門皆是解脫門」,因行者的道基不同,宗派法門滅苦的切入點不同,實修的方式就不同,各有其善巧之處,但也各有其需要突破的關卡,只要能真正滅苦即可。因為各宗派的傳承心法是古德前人融攝滅苦智慧的結晶,而其實踐的方式必都是簡捷有效的。換言之,行者縱然沒有具足聞思的基礎,但只要如實依循傳承心法去實踐,一樣能滅苦。


 


雖說各宗派傳承實修的方式可以不同,但都不能離開現量身心的變化及煩惱生滅的現象,且實修必定是與現量的苦滅相應。否則,就又落入思維修的巢臼。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實修是不能與日常的生活脫節,必是於七情六慾中淬鍊、實踐已知的真理,且是現量的。例如,原始佛法實修的重點在現觀六入處、五受蘊、四念處的集滅味患離;禪宗則著重在莫汙染;密教則以輕鬆、寬坦、無整、自然住的大手印來攝受現量身心的變化。乃至以信代慧,以行攝信的淨土念佛法門都強調必須是真實心中做,且在歷緣對境稱名念佛中淬鍊真實願生心,一旦具足真實願生心,得平生業成、現法樂住是必然的,這都是現量。


 


反之,不能實修的障礙,就是不重視現生、現前的苦惱,追求形而上的理想與投影,不但自欺也是無濟於事的。這和修行的動機及發心是否純正有關,需要徹底反省決擇,否則,縱使通曉三藏經論,也將永遠都是在「知道卻做不到」中打轉。


 


再者,如實依傳承心法實踐的行者,雖然聞思基礎不足,但隨順在日常生活中實修的體驗,慢慢也能因對苦滅之道的經驗,逐漸通達教理哲學的實質意涵,聞思慧也能漸次具足,所謂「宗通,自然說就通」就是如此。而對不甚瞭解教理哲學的念佛人亦可由稱名念佛中具足真實願生心,蒙阿彌陀佛救度,而心不執取,得現法樂住。


 


禪門有句話說:「悟前貴見地,悟後貴行履」。就是以現量身口意的行為來檢視行者,若仍是貪瞋嗜慾重而不自知,就可推知這個行者並沒有實修。同樣,念佛人是否有真的願生心,也很難界定,但一樣可由現量的身口意的行為來檢視。有真實願生心的念佛,他的意識形態必是往生已定,願將一切都給你。並以餘生盡心盡力樂利有緣,各種德行自然會漸次具足。反之,若念佛的人以「佛的代言人自居」以度眾為由,樂於操弄掌控,亦可推知其願生之心怎麼會是真的呢?


 


何況,我的老師曾說:即使是阿羅漢,也只是信佛所說自安其心而已,此外,還有誰能証明什麼呢?修淨土法門的念佛人也一樣,縱然具足真實願生心,乃至得念佛三昧,也只是個被救的人而已,又有什麼能力改變什麼呢?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現詩」,「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念佛或實修皆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而師長同修都只是修行路上的善知識、善伴黨而已,不需要也不應該因各種理由,耽誤自己的道業。何況實修其實不難,只要是「真的」任何困難隨著時日必能突破,最忌諱的是「假的」。但如果能覺知自己尚「不真」,那也是另一種「真」,所以就有機會,最怕的就是「以假為真」,如此就無能為力了。珍重!


                                                       


                                                          安平 20137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