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修()


 


因有同修法友要求「如何實修」能否再做詳細的說明?所以再做些補充說明:


 


    首先要說明的是,因為我們都是聲聞弟子,所以我們會因聞思而先得到修証的結論,但這些結論卻不是我們親身經歷、體驗所得,僅是經由聞思而得的一種見解與觀念而已。如「三法印」、「四聖諦」、「十二緣起」、「無我」、「性空」、「本地風光」、「但莫污染」……乃至「稱名念佛必定往生」等等,都是釋迦牟尼佛與歷代祖師們身歷其境的心血結晶,而我們只是由經聞思所得,並不能以第一人稱証實它們的正確性。所以,千萬不能以聞思所得的結論,當做是自己親知親証的體驗。實修者一定要有此認知,才不會誤入以思維概念為實修的陷阱自誤而不自知。


 


再者,進入實修階段時,應先將聞思所得的智慧或傳承心法猶如地圖指標一般,存之於心並念玆在玆就好。僅就日常生活實際的身心煩惱的生滅變化作為觀察的對象,此時,千萬不要以聞思慧的觀念去套用,那會變成概念性的修法,只是不停的轉動已知的心法觀念滿足邏輯思維而已。它之所以也能調伏粗略的煩惱是因為借著聞思慧轉念而已,就好像現在流行的虛擬遊戲一般,好像真的但卻無濟於事。更重要的是在尚未具足如實觀察的能力前,就加入聞思心法,會在不自覺中以既有的心法概念去掩蓋實際身心苦的生滅變化,而觀察不到實際上苦的生起與還滅的過程,失去實修的實質意義。這點非常重要,它是實修的要點,多數的行者都在此跌倒而不知為何很認真的修持心法,就是如隔靴搔癢般的不得要領,行者對此要十分戒慎。


   


此階段的重點,不在以心法消除煩惱,而是如冷靜的科學家一般不存有任何預設,只是做個單純的觀察者,在日常生活歷緣對境中,如實觀察任何情緒、煩惱、貪、瞋的起滅,如經上所說如實知、如實見。要點是在當下就要如實覺知,而不是事後回想推測,更切忌懊悔,過去就過去不要追悔,繼續就「眼前之境審視它、覺察它,勿動勿搖」。也就是不要加油添醋,以概念去轉移眼前的情境,只要靜靜泠冷的做個觀察員就可以了。


 


漸漸的訓練到能夠如實的觀察苦的生滅變化時,再將原已存之於心的聞思慧或傳承心法置入其中,再觀察置入之後苦的生滅現象。這個過程是要經過反覆實驗淬鍊,經過一段時日的練習後,就會由實際的試驗中如實知見苦是如何生起,生起之後,加入所修的心法後,它又是如何消除的。此時,將會不斷有法喜生起,對所修的心法會更有信心。之所以會有法喜生起,是因為修行者此時已具備調伏五蓋(貪、瞋、掉悔、昏沈、疑) 的基本定慧,這是實修的第一步。


 


 


但這階段的行者所能消除的僅是粗略的煩惱或說是調伏五蓋而已,有些行者會在此志得意滿,以為自己已証悟或解脫,這又是另一個歧路。因為行者之所以能調伏煩惱是因實踐傳承心法,是站祖師的肩膀上,而實踐心法的動力是來自對宗派傳承的信心,並不是已具足出離心,同時對五受蘊的生滅也尚末全盤掌握覺知。這如同科學實驗是依老師的指示進行試驗而得成功的經驗而已,並不是已有能力獨自撐起一片天。一旦自以為是、得少為足或對宗派傳承失去信心,那功力將必會退轉。這是行者要戒慎再戒慎的地方,我見過無數的同修喪慧命於此!


 


在此,要強調的是覺照力是非常重要,它是實修的基本功夫一定要練,如果做的紮實,實修的路就會平順,如果基本功夫不練、躐等不踏實,那修行路就會迂曲。因為不論行者是修習何種法門,或修至任何階段都需伴隨相對覺照的能力,佛教術語就是「定慧等持」。例如禪修行者「保任」的修法,在實修上就是在「犯錯、起妄」時,能立即覺知,再進一步則是在妄念將起未起時就察覺了,更熟練之後就沒有「非緣生的錯覺」即「實在感」的產生,這也相當於八正道中的「正定」。


 


那接著又當如何實修?這將分二個重點,一是繼續精進,將「已知的真理」落實在生活中,但此時,行者就要面臨實修的一大考驗,因為持續的精進,實踐已知的真理,就會衝擊行者原有價值觀及貪瞋的習氣,會有矛盾與衝突產生,同時也考驗行者繼續修持的意願與動力。也就是行者會在此時察覺自己「向滅的動力」即出離心不足,這是另一個要注意的重點。這個階段是能否成為真正的修行人的關鍵點,絕大多數的行者都命喪此地,禪門說「妙高峰上人煙稀少;妙高峰下橫屍遍野」,這是很難的一個關卡。因為要繼續實修,就得扭轉行者原有的價值觀,這將使行者真正的修行動機、目標赤裸裸的檯面化,這時已是真刀真槍的對決,沒有閃躲迴避的空間。


 


多數的行者在潛意識裡不願意面對這樣的壓力,就會在不自己的情況下退縮了。品行善良者望洋興嘆,德行不足者則會對傳承師門起瞋,這就會由實修退轉為思維修,因為能達到此關卡的行者,並不會就此「不修行」,而會認為是法門不對,傳承心法有問題。於是探究更深的哲理,轉換宗派法門是常見的選擇。但經過一段時日,同樣的關卡必然會再現,問題依舊,行者就這樣既不願離去(佛法、修行) 又不願實踐(已知的真理) ,猶豫徘徊於佛門外。所以,有心於佛法得一安心的行者必需於此戒慎恐懼。


 


當然也有行者瞭解到思維修是不足以滅苦的,但知道是一回事,能否突破又是另一回事。此時,這樣的行者最好是暫停哲理的論述與探究,只做個呆呆的實踐者,強迫自己不要顧慮太多,去實踐已知的真理就好,從實踐中體驗、觀察才能對「自我」的反應模式有更進一步的認知,如此就會有實質的經驗做為判別「道非道」的基準,也就是邊做邊觀察審思,才會有所突破。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但困難點是在於行者會自我設限,雖然自知不足,會慚愧也會向人請益,但就是放不下微細的自尊與矜持。這樣的行者是知恥,有慚愧心的,是優點,但卻也是缺點之所在。所以,為了修道,有時臉皮要夠厚,要「不擇手段」。在禪門就有「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阿羅漢殺阿羅漢、逢父母殺父母,始得解脫」的說法,密教也有「息增懷誅」的修法,雖然是比喻的說法,但就是為了要突破修道上的一切障礙。這在實修上是有點可怕的,因為「無明渴愛」是很會喬妝,時而貪瞋痴時而真善美,各式各樣偽裝都有,若不佈下天羅地網是捕捉不到的。而且每個行者的道基法器不同,各種修法都有其針對性,也不是每個人都適用,這也是為什麼禪門會有「獨參」的設施。


 


雖然行者此時所能達到的僅是調伏五蓋消除粗糙的貪瞋,但已能察覺並控制自己的情緒。接者,就是再經驗、再觀察為何加入心法會有效的降伏貪瞋,漸漸對苦的集、滅、味、患、離就能如實知見,對所修持心法之所以能滅苦的原理及實際身心的變化也能體會明白。當這樣的實修在日常生活二六時中,從作意的練習慢慢熟練到不作意就能覺知苦的生起是來自錯誤的見解及執取時,就能得「法眼凈」。再接下去就是更深入的覺知,對理想、精神的執取,乃至「存在的價值」也是細微的錯覺進而破除「俱生的我執」,而得一身心單純寂靜(無苦)的生活。


 


在此順便說明,禪宗的開悟是由體驗中如實知見「苦」或「妄」的生滅現象,而不是憑見解、觀念就能開悟。這可能是由於依文解義的誤導,以為「開悟」就好像是突然「豁然開通」然後就無所不知的誤解,而思維修的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期待「開悟」,這是很不切實際的,因縱然有些解悟,對「苦」一樣是無能為力。


 


總之,精進的實修就是恆長不間斷的實踐已知的真理。這在原始法佛就是正精進,已生惡令息滅,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但此時的善惡並不是指一般世俗的善惡,是特指五蓋等會障道的身口意為「惡」,「善」則是指四念處、七覺支等能導向離慾、滅苦的行持。若是修禪則是「任運浮沉,長養聖胎」,於一切時地心不起妄即是精進,所謂「起心欲精進,是妄非精進;心若不起妄,精進無有涯」。至於淨土行者則是無論定散、貪瞋、苦樂、得失……等等,皆是「南無阿彌陀佛」。各法門的修法雖然看似南轅北轍,但實質的內涵皆是趣向苦滅之道,唯是導引眾生趣入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行者會恆長不間斷的實踐已知的真理的動力是來自出離心,沒有出離心就會一直在門外徘徊,難以登堂入室。至於出離心如何生起、具足?可參考拙著《談出離心》一文。


 


另,一般修道上所謂的「知道卻做不到」在實際上是可分幾個層次談的,如聽聞的知道是一層,經過思維的知道又更進一層,但這兩者都僅是觀念上接受的層度不同而已。但經由實修正觀苦的生滅緣起的知道,已非觀念層次的知道而是有如實知見的經驗層次,所以在降伏貪瞋的效能是迅捷有效的。但現觀的經驗層次,也只是「親見」而已,並不是就真的做到了,例如阿含經中所言:看見井水並不代表喝到井水的譬喻及差摩比丘自言:能觀五受陰非我、非我所,仍非漏盡阿羅漢的例子。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實踐已知的真理中才能檢視自己知道了但真的做到了嗎?畢竟修行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而不是為了呈現給別人看的。


 


實修的行者若具足出離心,又精進實踐已知的真理,那修行路就像翻過一座險峻的山谷一樣接著將踏上一段平坦的大道,直到達另一實修的關卡「慢」。這又是一關很難很難突破的障礙。有機會,再來談談。以上,是由修証的路線來談滅苦的實修。另外,也可從信仰的淨土念佛法門來談如何具足真實的願生心,一樣可現生滅苦。南無阿彌陀佛!


 


                                              安平  2013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