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淨土念佛法門

 

這是一個很難論述的題目,因為這涉及大小乘佛法的界定並跨越信仰與修證的鴻溝,修證之道甚深,信仰的範疇更是不可思議。而我只是個凡夫更不是從極樂世界來的,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對「念佛」下任何定論。僅是從個人修學佛法的心歷路程到皈依彌陀的信仰中,所見及所得提供一些個人的經驗與觀點。

 

由於淨土救度的法門是屬大乘佛法的宗派,無論在印度或中國歷代各宗派都有祖師大德對淨土經論加以詮釋弘揚。因此,若就淨土宗的教理來詮釋將會是錯綜複雜且難有明確的定論,因有關淨土法門教理的論述各宗派向來是各有依據,各有說法。這應當由佛教界的學者專家來論述。我僅能由信仰者的角度來看淨土宗念佛法門對行者現量且實質的效益為何?同時論述佛教信仰的修持法門與理性修證的解脫道之間是如何融攝?

 

首先,先依個人修學所得針對凈土法門的稱名念佛下個綜合性的結論:淨土法門的實質內涵是「以信代慧,以行攝信,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來融攝滅苦的修證道與信仰救度的佛法。也就是以信仰彌陀無條件的救度替代由修證所得之般若智慧,又以稱名念佛的行持攝受行者對彌陀的信仰,只要依皈彌陀本願稱名念佛,凡夫必能往生極樂世界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中,完成現生滅苦及人生的終極關懷。接著,就詳實說明「以信代慧,以行攝信,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內涵為何?

 

「以信代慧」是淨土宗的流派所標舉的,是對淨土法門與聖道法門間融攝的關鍵點,字面的意義就是以信仰阿彌陀佛的救度替代聖道門的修慧。但其實質的內容為何?就少有詳實的說明。我不慚淺陋僅就對佛法所學與念佛體驗對此做些論述,說明為何能以信仰替代修證的般若慧?我想談論這個議題前,須要先釐清的是人們修學佛法的目的為何?達到此目的的方法為何?如此才不會落入宗派學理混同的陷阱。

 

因大小乘佛法對修學的終極目標是不同的,原始佛法是以現量滅苦解脫生死輪迴為目標,而大乘佛法的菩薩道是以成佛為圓滿的終極目標,二者之間對佛法的各種定義與詮釋都不盡相同,同時也有相互矛盾與衝突的論點,要以人的立場來論斷優劣是不自量力的,也不是我能力所及。但在存異求同中可確定的是大小乘佛法皆認同人生現量的滅苦是當為應為之事,同時也是現生就可自知自覺自作證的,也就是可現量檢驗的。所以「滅苦」是二者共通的基礎,是解脫道與菩薩道的交集點,也是修證與信仰的佛法可現量檢視及驗証的平臺,這個觀點須先確立的,否則再怎麽論述都是各說各話,不會有交集的。

 

佛法的「滅苦」是指消除由老、病、死三種不可愛所引生的種種憂悲苦惱純大苦聚,原始佛法的苦、集、滅、道四聖諦和十二緣起法就是說明苦是如何生起與還滅的原理。大乘佛法般若、中觀、唯識、禪、密乃至他力信仰的淨土念佛法門,雖然終極的目標與原始佛法不盡相同,但就現生滅苦的原理與修持的要領仍是離不開四聖諦與十二緣起的法則,只是入手處不同而已。因為十二緣起所引生苦的鎖鍊,只要其中一處切斷,苦的緣起就瓦解,苦也就滅了,而大小乘佛法於其中是各有不同的善巧方便,既要契理更要契機,而就契機而言大乘佛法乃至念佛法門是更勝一籌的。

 

先說原始佛法的滅苦方式是現觀四聖諦,在苦的十二緣起法中,於根、境、識合和生觸時,保持中性,也就「觸而不受」,那麼苦就不會生起。若在苦已生的當下,能立即住無常觀、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則滅,如此,苦就滅。若能現觀四聖諦更進一步除我慢破無明而生明,就能現量斷苦集(苦生的因緣) ,徹底滅苦了。也就是在原始佛法滅苦的方式就有於觸時即讓苦不生、由無常等觀讓已生的苦息滅、經由明生從根本斷除苦生的因緣,三種入手處皆能切斷十二緣起的鎖鏈,達到苦滅的目的。

 

要補充說明的是現觀四聖諦,就是要能現觀十二緣起,這不僅是瞭解四聖諦、緣起法則就有辦法做到的,因為瞭解歸瞭解,現觀歸現觀,是二回事。那麼什麼是現觀?講白一點,就是要有相當的覺察力,能感受覺察到苦是如何在根境識合和生觸的當下,透過「想」而於其中加上我及我所,產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則愛、取、有、生、純大苦聚。如此,對要達到這樣程度的行者而言,是有其相對的難度!修原始佛法當然可以滅苦而且次第分明,不過,相對要具足的條件也不少,不但要親近善知識、善伴黨,要具正見、正思惟、持戒、修四念處,四禪定,擇法的能力……等等,還要有適當的因緣環境配合才成就。

 

例如阿含經上說佛子羅睺羅已得心解脫欲求增上法,佛陀尚要求其為人講解五受陰、六入處、因緣法等且需獨一靜慮,專精思惟,觀察其義,待其智成熟時,堪受增上法,才授予法要,令得阿羅漢果。雖然經中對修道過程的文字記載一向是相當簡明扼要,但在實際的修持中,並不是就如此順遂的,畢竟能留傳下來的多是成功的案例,其實失敗的例子自然也是不少只是不多提而已,如提婆達多、六群比丘,修不淨觀自殺的。

 

到了部派佛教對教理教義的詮釋逐漸分歧,修道的障礙就更多元了,大乘佛教興起後,不但教理的詮釋多元分歧且已加入信仰的宗教意識,在印度就有龍樹、世親等菩薩依經作論而成中觀、唯識的分流,後再加上真常系經典的傳佈及密法的興盛,令佛法更顯得五彩嬪紛,修証的滅苦之道就更是多元、複雜化了。傳到中國後更是百家齊鳴,於是就有祖師大德提出各種統攝佛法大意的判教及修持,在各宗派興替的傳佈中,禪宗與淨土宗是佛法中土化後影響最深廣的兩大教派。禪宗可說是修証派的代表,淨土宗則是信仰式佛法的代表,以下將依禪、淨為主繼續說明其滅苦的方式及為何能「以信代慧」來達到苦滅的目的。

 

「禪」原是靜慮之意,含有觀察思維的作用,一般都與定境相連結而稱為「禪定」。但在中國本土化的禪宗已將其意涵轉化為含攝「緣起空義」的般若智慧,也就是以「禪」具體的展現來表達現實生活中的般若智慧,所以佛法中土化的禪宗其實質的內涵已是在中土文化的基礎上融合了「緣起無我義」與「現觀的禪定」達到苦滅的心境,過著單純、無苦、寂靜生活方式的佛教宗派,所以「禪」在實際生活中的呈現就顯得多元活潑,而具格的「禪者」自然也就成為生活的藝術家。

 

那麼禪法與原始佛法的關聯為何?原始佛法的修法是先信解四聖諦,修四念處,行八正道完成「正定」的生活方式,其內涵是先具足苦集滅道的觀念(正見),透過四念處、八正道的修持,使行者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五受陰、六入處、緣生法而現觀四聖諦,達到斷欲貪得心解脫,接著,觀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而得慧解脫徹底滅苦。所以修持原始佛法最後的次第是需要現觀一切法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的,一旦行者能現觀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自然就斷了苦因,也不可能有渴愛執取,不須任何作意就處於正定中(即無苦的狀態)。


而禪宗的修持就是以融攝「緣起無我義」的傳承心法,直接從「無苦的狀態」起修,所以修禪的行者必須具備師門的「總持心法」才有辦法修,這也就是所謂的「直指人心」的修法。其修法是先憑藉著師長的指引認明「無苦的狀態」,禪門的術語就是「本來面目」、「本地風光」等,接著就依總持心法安住其中,在百千萬次來回的淬鍊中,由「知滅(無苦的狀態)」進而「知向滅」且具足「向滅的動力」此時,允稱為禪門的「開悟」或「見法」其內容就是頓悟一切本不生,現觀緣起的空寂性。接著,就是修習「本地風光定」也就是安住無作意的道共定,在「污染犯錯」的第一時間就能覺照,進而徹見「污染、實在感」是如何生起的,以徹底破除「我執」、「法執」,處大明覺中,如此苦的因、緣就斷除了。

 

如此,原始佛法是經由身、受、心、法四念處的修持由粗到細逐一觀察最後體證「無我、無我所」無明滅而明生,解脫憂悲苦惱。禪宗則是信解緣起(解空) 再藉由傳承心法直接從「行空(緣起無我)」起修,最後「証空」實証諸法空無自性,不應執取也無法執取,而苦自息滅!而禪宗的「污染、實在感」指的就是生起「我、我所」的錯覺,如果是實修的行者就會發現原始佛法與禪雖然下手處、修持的途徑不同,但其結果都是透過「無我智」而得徹底滅苦解脫。

 

修持原始佛法者,處處都要親身經歷,一步一腳印,次第分明,並逐一的探索前進。當然,對「道非道」也就了了分明,不會有絲毫的矛盾猶豫,更不會有退轉的問題。但也倍嚐堅辛,道心及毅力都要具足,更要有正見、出離心,且能在少事少務的環境中,專精思維、觀察苦的集、滅、味、患、離,這對多數的在家居士而言是有其難度的。而禪修者則是站在師門傳承的肩膀上,就方便輕鬆快捷多了,只要具足道心依教奉行即可成就。但常言道「得便宜處失便宜」,優點經常也正是缺點之所在。一切修持的基礎就都是依靠師門傳承,所以禪門的修持是帶有他力性質的,一旦喪失了對法門傳承的皈依與信心,那道基就會立即崩解,連帶「悟境」也會退轉。

 

在此先做個比喻幫助瞭解,修原始佛法就如人體有病要先知病痛各種症狀,再分析瞭解病因,知道如何對症下藥,病好之後不再復發,行者自己既是病人又是醫師。而禪宗則是知有病痛,接著就找醫生診療吃藥治病,病情會得到改善也會復發,但經過一段時日的摸索,徹底解除病因後就不再復發,病人只要信賴醫師即可,當然,前題是要找到真正的醫生。那淨土念佛法門就更直接了,只要病人自知有病痛且願意住進醫院就行了,其餘的都是醫院的事。

 

接著談淨土念佛法門。淨土法門最不可思議的就是信仰式的救度,其教理在佛教的哲學思想中不諱言的是不夠周全的,在歷代佛教思想的論述中皆較不受重視,或是以「心淨則佛土淨」被融攝在各宗派的教理中,乃至近代中外各大佛教學者在其著作中也少有提及論述,甚至有認為彌陀淨土是法源不同的外道思想。但不論是印度或中國,中觀、瑜伽、天台、華嚴、禪、密各宗派的大師都曾提倡淨土思想,其中必有其深義,因為淨土法門是個實踐的法門,且是直接在苦受中得救度的法門,這是很值得佛弟子探究的議題。

 

如前述,佛法的基本目的在現量滅苦,那麼一個淨土念佛的行者,在對緣起法則、苦集滅道、無常、苦、空、無我乃至緣起空義都不甚瞭解,戒、定、慧都不具足的情況下如何憑藉著稱名念佛的淨土信仰得到現量的苦滅呢?具體的答案是「捨」,也就是不執取,不執取則苦不生,現量即得安樂。對在娑婆堪忍受苦的眾生而言,能依憑簡單易行的「念佛」,就能蒙阿彌陀佛的救度而住生極樂世界,是多麼的慶幸、歡喜。所以「念佛能往生」對在苦受中的無聞凡夫直接的效應就是「捨離」,捨離對娑婆世界的執取。而其憑藉是信仰而非修証,但同樣得「不執取」的功能,所以一樣能現量滅苦,這對信仰的實踐者而言是但蒙其利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效益。所以淨土念佛法門完全是針對罪惡生死凡夫「就機(眾生的根器)」的法門,其原理是暗合原始佛法苦已生時,住無常觀、生滅觀、捨觀、心不顧念、縛著,則苦滅。其一切時地,不論苦樂順逆、淨穢得失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行持,更是禪門「莫污染」、「就這樣」、「歇即菩提」等心法及密教「輕鬆、寬坦、無整、自然」法要的實踐,雖然念佛的行者不解空義,不懂大手印、大圓滿,卻是實質且徹底的實踐者。

 

如此,淨土念佛的行者經由信仰的救度就可在不具備任何定慧的基礎下,不論心淨不淨皆能獲得苦滅的目的,所以淨土法門的宗派提出「以信代慧」是確實可行的。可用個實例來比擬的,如無知的幼兒手捉危險的物品把玩,有智的長者並不會直接強取,而是以美好的玩具誘導幼童自動放下手中危險的物品一般,善巧有效。所以,佛教的法門應著重的是在「對機」,能真正協助眾生有效的滅苦才是重點,而不是在「法」的高深與否!

 

安平       2013、8、23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