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淨土念佛法門( 二)


 


 


        其實「慧」在大小乘佛法與淨土法門是有不同的內容,原始佛法的慧是指四聖諦(苦集滅道),大乘佛法則指緣起無自性的般若空慧,但這二者對無聞罪惡生死的凡夫而言是遙不可及。所以,淨土法門的慧是指信佛、念佛、皈依佛,也就是對凡夫而言能信佛、念佛、皈依佛就具足了脫生死的智慧。有了信佛、念佛、皈依佛的智慧,福報就具足了,但這裡的福報並非是世俗所認定的健康、財富、名利等,而是現世安樂(無苦),臨終時往生極樂。不過,念佛現量滅苦只是心解脫而已,據經典說往生極樂後即可破無明得無量智慧。


 


在實修上,貪瞋具足的凡夫單憑現量願生極樂的心稱名念佛且必蒙彌陀無條件救度定得往生,就能因「捨離」而滅苦,那麼是否此後就能一帆風順的稱名念佛呢?答案很明顯:當然是不可能!原因是凡夫之心反覆無常、易進易退,年少身強力壯時有挫折困難不如意,感受人生求不得苦時易生願生之心,一旦順心如意能掌控時又會覺得江山多嬌、人生無限美好,往生極樂當然好,但不是現在,臨終時念佛能來接引就好。其實其願生之心早已渺渺如煙了,只剩下往生極樂的概念而已。年長時健康消逝倍嚐人生苦苦、愛別離、怨憎會苦雖有願生之心卻常疑佛力或自身福德不足而致往生不定。所以,淨土宗的祖師在詮釋淨土經論時,即提出淨土行者應「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的修持形態,並倡導「以行攝信」來攝受凡夫反覆不定的願生心,以稱名念佛的行持含攝對彌陀無條件救度的信心,更重要是在盡其一生的稱名念佛中讓心性不定的無聞凡夫具足真實的願生心,乘佛願力達成現生滅苦、臨終往生的目的。


 


有願生心的念佛人在實際生活中,雖然能依稱名念佛在「苦」生時因「捨離」能令苦止息,但並不就是有能力斷除苦的再生,只是依稱名念佛的願生心使已生的苦消除而已。所以,在未能徹底滅苦前是不能離開「佛號」,而「南無阿彌陀佛」對念佛人實質的內涵就是「願乘彌陀本願力,捨離娑婆,往生極樂世界」。淨土行者信取一念就能往生,而行勤一生多念佛,就是要「以行攝信」稱名念佛的行持讓念佛人依憑「佛號」在日常生活中,因一再感受到苦樂的生滅現象而使凡夫浮動不定的願生心確實穩定,且形成一種「意識型態」的人格基調。如此,無聞凡夫雖然沒有修証的般若智慧,但一旦具足了真實願生心的稱名念佛往生就成為必定,自然不再對娑婆世界有任何執取的動機,苦也就不再生了。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念佛必定往生、現量滅苦」是有二個前題的,一是凡夫願生極樂之心(機),另一是阿彌陀佛無條件必然的救度(法)。「凡夫願生、彌陀必救」是淨土宗的核心架構。不過,這就涉及淨土法門意涵的詮釋,淨土宗有各種流派,就往生的要件而言有的強調信願行,有的著重在信心,有的只要稱名,有要一心不亂的定心觀行並要具足福德善根,有要誦讀大乘經典、具諸戒行……等等不同的詮釋。因此淨土行者所依循淨土法門流派的詮釋,將對行者能否自覺確定往生及現量能否滅苦?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而我個人是信取善導大師的詮釋,原因是依淨土宗善導流的詮釋:「凡夫只要有願生心,稱名念佛即可蒙阿彌陀佛無條件的救度必定往生」、「稱名即是具足信願行、福德善根,一心不亂即是一向專稱、三生九品皆為凡夫……等」(詳見淨土宗叢書) 。而「稱名念佛」就是總攝「凡夫願生、彌陀必救」二大核心,佛教術語就是「機法一體」,這對無聞凡夫而言,才是能行可行的,因稱名就必定能往生,凡夫才能現世安心,因往生無慮才能現量滅苦。若依餘師所作往生要件的詮釋,是要信願行、福德善根具足才能往生,但因要具足的條件標準不一且有其相對的難度。眾生但忙於積聚往生的福德資糧,能具足符合條件標準則安心,若不能具足符合要件則因往生不定而心難安,那如何能現量滅苦呢?再者,平時心既不安臨終能不能蒙佛接引往生就會存疑?有疑,信心就會動搖。常有念佛多年的行者最不願被問到「念佛多年往生已確定了嗎?」,因答不出來,只能回應勉力為之。這樣,就有違阿彌陀佛成立極樂淨土救度眾生的本願。


 


所以,雖同是弘揚淨土法門的宗派,其祖師對「淨土經典」的詮釋內容,是攸關凡夫能否確信必定往生的關鍵,若往生的要件不是凡夫簡易可行的「稱名念佛」,只要願生極樂稱名念佛就必蒙彌陀無條件的救度。那對凡夫而言的往生淨土就是可望不可及的奢望,如此淨土法門對於佔絕大多數的無聞眾生而言又有何意義呢?由於依一般要積聚福德資糧為往生要件的詮釋,常使念佛多年的行者臨終時尚不知自己是否必定往生,誠惶誠恐但求臨命終時能一心不亂、正念分明蒙佛接引,但這對凡夫而言又是多麼沉重的壓力啊!總的說凡夫之所以能往生的重點是在乘佛的願力,不是憑藉自己的証悟或積聚的功德,而稱名念佛就是乘佛願力的信、願、行。


 


關於「稱名念佛阿彌陀佛無條件必然的救度」(法) 的詮釋請詳見《善導大師全集》,在此僅就凡夫(機) 的願生與稱名做論述。因為若依善導大師的詮釋,無聞凡夫只要願生極樂,憑藉稱名念佛就必蒙佛接引往生成為必定。如善導大師所言:「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那麼「法」就早已成就,等的是凡夫(機)的願生與念佛,而念佛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善導大師的六字釋:『「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所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已含攝行者的願生心與對佛的信心,並已在實踐往生的行持,自然是具足信、願、行。這對凡夫而言是易行可行,眾生皆能依稱名而乘佛願往生才是淨土法門的宗旨。


 


雖然淨土念佛法對無聞凡夫現量滅苦在就機契理上是有其殊勝簡易之處,但在一般淨土法門的弘法師,弘法的內容大多著重在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強調時值末法修証之道甚難,而此生若不念佛祈求往生極樂淨土,則來世三途(地獄、畜生、餓鬼)必然有份,勸導行者應捨修証之道而就淨土法門。雖然用心是良善的,但對受現代教育的現代人而言,難免有種威脅加利誘的感受,而且信仰的是來世的救度,在現生並無法檢驗,所以其效應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對新生的一代更是如此。雖然對年老體衰的人較有影響力,但其念佛願生極樂也常是一種以防萬一的保險心態,真正的願生之心在實質上是十分薄弱的,而且因常弘法導引的偏重,使念佛人的重心都放在臨終的念佛或助念,而忽視現生滅苦、平生業成的念佛。如此往生都尚且不定了,那麼要現量因念佛而滅苦就很難了。


 


我的老師說:「你這樣想,也這樣講,但不代表你就是這樣的人。」無聞凡夫雖然想往生極樂淨土,心裡這樣想,嘴巴這樣講,也在念佛,但是不是真的就是願生極樂世界呢?這是不一定的。原因是不只眾生念佛的動機與目的不同,就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在凡夫的心中也是有諸多不同的意涵!而是否真的願生極樂?最簡捷的檢視就是:如果阿彌陀佛此時此刻即現前接引往生,你是去或不去呢?這是立即也是現量的,其意涵就是你願隨時隨地放下捨棄娑婆世界的一切隨佛往生嗎?講白一點,就是你現在就要死了!那你此刻的心境為何?這個答案是可自行檢驗的,有無真實的願生心是要問自己的,因往生單純是行者自己與阿彌陀佛之間的契約,不需向他人交代。同時因無常迅速,「願生心」是要現量的,而不是一種對未來世的願望或臨終時才要的祈求。此時,是真刀真槍面臨自我真實意向的抉擇,理論學識在此是無用的。


 


而時時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行持就是在表達自己的願生極樂之心,換成白話的意思,就是「我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願生之心若有動搖即能察覺、懺悔,再次稱念,再表願生之心,再行願生之行。如善導大師所說:「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而念佛就含攝懺悔、再生信、願、行的總持。再者,凡夫之心浮動不定,雖信取一念往生,若不行勤一生時時稱名念佛,一度自認有願生極樂的心可能早已消逝在滾滾紅塵的薰染中而不自覺。所以,「以行攝信」的另一功能就是能時時檢視行者的願生心是否動搖?


 


就眾生而言之所以能往生淨土是乘佛願力,並非自力所能成就,就法而言只要稱名念佛就必蒙佛接引。但就機而言是要有真實的願生心,才能機法一體合於因、緣、果相應的法則。淨土經典明文:「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善導大師則詮釋為:「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或有人言:「不管有無願生之心,只要念佛就好,鸚鵡念佛也能往生。」這是明顯的矛盾且有違經論、曲解淨宗祖師的原意,「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彌陀成就本願的主因,若沒有願生極樂之心,那稱名念佛的目的是什麼呢?誠如日本淨宗祖師法然上人所言:「縱雖不知三心,若一向念佛者,則具足三心,必生極樂。」是一向念佛者,會具足三心。而不是只要念佛不管有無願生之心!


 


在《淨土往生錄》中多的是念佛者臨終時,佛現前接引,卻不去的案例。更有打鐵匠,平日一鎚一佛號的,命終卻在地獄受閻王審問時聽獄卒鐵鍊聲而念佛,再蒙佛接引的例子。就是顯示鐵匠平日雖念佛但卻無願生之心,命終墮地獄時才生起真實願生心的念佛即蒙佛救度!而安知鸚鵡學語就沒有願生之心呢?


 


「以行攝信」的重點是在以名稱念佛來攝取眾生往生的信、願、行以圓滿眾生「欲生我國」往生極樂淨土的目的。而不是不論動機、目的有念佛就好。明確的說是,眾生有願生極樂之心,卻難以行之,即有違彌陀本願;同樣,只是念佛卻沒有願生極樂之心,也是有違彌陀本願的。更不是一直念佛就必然會有真實的願生心,而是要依「稱名念佛」來具足三心,具足往生的信、願、行,這才是「以行攝信」的實質意涵。


 


 


                             安平 2013、9、13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