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修道的難題在離欲意願的強弱與抉擇

 

有法友來函問:面對貪瞋的同時難道不會看到內心深處潛藏欲求?心的黏著貪戀?這些差異在哪?還是對貪瞋覺察的深度、廣度、細膩度、不夠不足,陷入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的狀態而不自知?

 

安平回覆:這其中有涉及覺知力與意願強弱的問題,並非輕易能解決的,這是修道時要面對的難題,有空再專文回覆。法友:我願更進一步覺察心念的貪瞋。

 

安平:這將會碰觸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法友:我約略有看到。以上是安平與法友的問答。接著專文回覆此問題。

 

一般而言修証之道大略可劃分成三個階段;一、具足正見觀念的聞思。二、現觀苦集滅道四聖諦的見道。三、成就正定滅苦的修道。在具足正見觀念的聞思與現觀苦集滅道四聖諦的見道過程中行者都需要面對貪瞋的現象,兩者的差異是在聞思時所面對的貪瞋都是事後的反省與對比,而見道所面對的貪瞋則是當下現量的覺受與觀察。

 

在實際上,事後對貪瞋反省與對比的聞思慧對於「自我意識與價值觀」衝擊的力道是很微弱的,所以在修行上只能降伏貪瞋而不足以止息貪瞋。而見道當下現量面對貪瞋的覺受與觀察卻是十分強烈的,所以只要離苦的意願夠強就能進道上昇息滅貪瞋。兩者的差異就如同知道小偷會偷東西和眼見自己的東西被偷時一樣有著強烈不同的觸受與衝擊。

 

再者,不論是要具足聞思正見或現觀四聖諦,對於貪瞋的現象不但要具有覺知力,而且都要具有相應的出離心,否則不論是聞思所得的知見或對貪瞋現象的觀察和覺知都會受到深沉的自我意識及價值觀的控制與影響而產生偏差,不但無法成就正見觀念的聞思慧更談不上現觀四聖諦的見道,只是增添了許多佛學知見與慢心而已,至於見道後的修道其成效如何則是取決於行者離欲意願的強弱而定。

 

換句話說,在整個佛法聞、思、修的過程中正見的聞思與覺知力的鍛鍊是很重要的,但行者的出離心也就是離欲的意願才是決定修証能否成就的關鍵。因為在佛法的聞、思、修中,正見的觀念是可以靠親近善知識多聞薰習而具足,覺知力則是勤加鍛鍊就會有一定的成效,而最難具足的就是出離心。因為出離心不但有深淺強弱的差別,而且是師長、同修都幫不上忙的,只能依靠自己不斷的觀察、思惟、反省與抉擇,其中的艱辛與掙扎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很難向外人道的。

 

再者,實修者具足正見的觀念與覺知力在面對貪瞋的同時必然就會看到自己內心深處潛藏的欲求,而願不願離欲就是行者修道時要面對的難題。雖然見道者能現觀苦集滅道四聖諦,但仍無法令苦不生,尚須歷經四向四果的修道,其中關鍵因素就在行者離欲意願的強弱。

 

「入佛門修行的人很多,但能成就者很少,主因是要滅苦的人很多,但真的願離欲的人很少。」,一般人都以為願離苦就是願離欲,但事實上知苦、要離苦是一回事,而願不願離欲又是另一回事。因為人在受苦時多少都會生起離苦、滅苦的意願,但卻少有人要離欲,而「欲求」又是「苦」生成的因,沒有離欲苦因就不會斷除,所以修行就不可能會成就。

 

為何要「離欲」並不容易?因為人性的「欲求」淺的是為追求感官的滿足,深的則是源自深沉自我存在的意識與價值觀,是人類生存奮鬥的源動力,並非理性的知見與念想就能轉動的。所以要「離欲」自然就會面臨自我意識與存在的價值觀崩解的壓力與抉擇,但也因為一般人在面臨此壓力與抉擇時是亳無抗衡與招架之力,只能臣服投降。因此,要具足真正的出離之志很難、很難,其難度是遠遠超過行者的認知。

 

既然具足真正的出離心很難,卻又是勉強不來的,強作意也無能為力。那麼行者又應該如何呢?此時的答案則又會回到之所要「修行」的因素上,因為實際的聞、思、修除了瞭解、掌握「苦」生滅的原理外,另一功能就是體証「無常的事實」,而唯有體証「無常的事實」才能夠說服自己接受「一切無常」願徹底的離欲,也唯有徹底的離欲,苦才會真正的止息。

 

在雜阿含第一經就說:「當觀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就表明要真正的解脫要喜貪盡,要喜貪盡就要生厭離,要生「厭離」需要正觀五蕴無常、苦、空、非我的事實現象才能生起。

 

換句話也就是行者要能接受五蕴無常、苦、空、非我的事實現象才會真正的生起離欲的意願,並不是心裡想離欲就能離欲,而且是要能夠生厭、離欲才會喜貪盡得心解脫。因此,不論佛法大小乘各宗派法門「正觀五蕴無常、苦、空、非我」都是其修行的實質內涵,其目就是為了說服自己接受五蕴無常、苦、空、非我的事實,人才會真正的生起離欲的意願而達成滅苦的目的,接著才有自利利人的菩薩道可言。

 

又,對一個見道者而言,因為已能現觀四聖諦,所以在知苦的當下也知苦集的因緣當然也就知道如何修道讓苦止息進而令苦不生。但見道者是否就能一帆風順的完成滅苦的修道呢?由以上的論述、前人實修的案例與實際修行上所得的答案都一樣是:不一定。為何呢?原因也就是在行者離欲意願也就是出離心的强弱。

 

一般而言,能見道的行者必然有相應的出離心,對感官的欲求會降低,但不一定就願徹底的離欲。因此,見道者的「知到」是一回事而修道上的「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很明顯見道只是「知到」而已,而見道之後的修道就是為了「做到」,所以世尊雜阿含614經就告誡比丘:能觀身受心法四念處,但若不離欲者不名大丈夫。

 

其實,所謂修道內容就是在強化離欲的力道使自己不但能如實知、如實見更能如實的做到。而修道之所以會有四向四果的差別就是取決於行者離欲意願的强弱而定的,也只有徹底的離欲,行者才能完成真正四果阿羅漢的解脫。

 

由上述的說明再回到法友的問題上,就能瞭解行者在面對貪瞋的同時必然就會看到內心深處潛藏欲求,但會因離欲意願的不足而對貪瞋覺察的深度、廣度、細膩度就會不夠不足,陷入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的狀態而不自知的冏境。這種冏境在實質上就是因為離欲的意願不足造成行者會不自覺的自動迴避而不願面對、探究更深沉的貪瞋與欲求的現象。

 

再者,一般行者多少都會忽視人類「欲求」的深廣、隱晦及「離欲」的難度。因「離欲」的欲就是指「五取蘊」的取,是有渴求之意因而能引生苦,而非單純五蘊運作時的欲。其廣度是無所不包,其深度則是隱晦難明的,而且能以各種真善美或貪瞋痴的形式來包裝與呈現。從粗糙的擁有、占有,細微到生活上的滿足、安樂,更隱晦的是理念、意義、價值的維護乃至存在的意識都是「欲取」的內涵。用佛法的術語來表達就是欲貪、色貪、無色貪乃至慢都是「欲取」的顯現。

 

那如何強化離欲的意願呢?這就要看行者對「一切無常」接受的程度而定,如前述佛法的聞思修就是要讓行者體認「無常的事實」,進而接受「一切無常」就能夠離欲滅苦了。但在實際的修持上是能體認「無常的事實」是一回事,能不能說服自己、願不願意接受「一切無常」又是另一回事,這是完全要由行者自行抉擇的事,已經不是聞思的說理或修行所能解决的問題了,這才是修道者真正要面臨的難題。

 

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粗略的如吸毒者那個不知道吸毒禍害的事實?但又有幾個真的願意戒毒呢?為追求五欲感官滿足所帶來的苦多數人都有體會,但又有多少人甘願淡泊呢?

 

而細微隱晦的例子,就例如在雜阿含第103經有個差摩比丘自述雖然能現觀五受陰非我、非我所,但自己乃是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例如分陀利華香,不是根、莖、葉、鬚、精麁在香,但總合就是有「花香」一樣,自己雖能觀五受陰非我、非我所,但就是有個我的存在感,要如洗乳母的衣服後仍須曬太陽薰香才能徹底除去餘氣。

 

「如是,多聞聖弟子於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於五受陰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然後於五受陰增進思惟,觀察生滅: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識,此識集,此識滅,於五受陰如是觀生滅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實正觀。」。此段經文就是說明差摩比丘之前雖然能現觀五受陰非我、非我所的事實但尚未完全的離欲,所以仍有我的存在感。而此時的再思惟觀察五受陰的生滅無常就是行者對「一切無常」的接受與抉擇,所以就能離欲滅苦了。

 

再例如禪宗「丙丁童子來求佛」的公案:「如則監院在法眼會中未曾參請入室,一日法眼問云:則監院何不來入室?則云:和尚豈不知耶?某甲於青林處有個入頭。法眼云:汝試為我舉看。則云:某甲問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來求火。法眼云:好語,恐儞錯會,更說看。則云:丙丁屬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求佛。法眼云:監院果然錯會了。則不憤便去。法眼云:此人回則可救;若不回,則不得救。則到中路自忖云:他是五百人之善知識,豈賺我耶?遂回再參。法眼云:儞但問我,我為儞答。則便問如何是佛。法眼云:丙丁童子來求火。則於言下大悟。」

 

其中如則禪師初時對「丙丁童子來求佛」體驗的維護就是一種隱晦的欲求,而後再被法眼禪師點醒時才徹底的放下。

 

以上,提供法友參考。安平2019/3/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