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安忍無生,努力過生活

有法友表示自己對安平的貼文及佛法的大意多少都有些瞭解與體驗也時有法喜,但總有一股無法言說的隔閡感,一直無法突破也不清楚問題是出在那裡?想請教安平的意見?

 

安平聽後有所感的會心一笑,因為這是修証上的一道難關,是很不容易突破的關卡。安平也曾受困其中,所以很有感觸也很能瞭解法友的苦悶。但此問題並非單一的知見或體驗的問答就可解決的,這是全面性的難題,因為這已是涉及如何將知見、體驗與生活結合並提升成意識形態與生活基調的問題,並不太容易說明,安平只能盡力呈心所見提供法友參考。

 

首先,行者必須很清楚的知道,雖然自己有些正確的佛法知見與修証的體驗,但這些都是經過「學習」和「如理作意」而得的認知與經驗而已,並不是自己原本即有的意識形態與生活基調,所以有種無法言說的隔閡感是必然的。因為學習與如理作意而得的佛法知見與體驗只是「知道」或偶而乃至經常「做到」而已,並不代表自己已經就是那樣的人了。

 

所以,原始佛法在行者能現觀四聖諦見道後尚安立四向四果的位階,勉勵行者不可得少為足,要繼續努力邁向四果無學位的阿羅漢才算是完成修証之道。所謂的「學位」就是尚在努力成為那樣的人,而「無學位」就是已經是那樣的人。

後期大乘則以生忍、法忍、無生忍為修証的次第,其中的「忍」就是要行者透過瞭解明白而安住之意,其作用就是讓自己安住在已知的見地中將見地由作意轉化成無作意的意識形態,目的也是在使自己真正的成為那樣的人。

 

安平不懂梵文,所以不知「忍」字的原意為何?但總覺得祖師「忍」字的翻譯對實際修証的情境是非常善巧貼切的。因為貪瞋癡才是人性原有的意識形態與生活基調,而佛法知見與修証的體驗都是如理作意下才有的見地,行者必須是拳拳服膺、時時作意才能「安住」在正見或無生的知見中,所以是一種「忍」的狀態。

 

也因為貪瞋痴是人性原有意識形態是不須作意就會生起的(其實仍是有作意只是不易被覺察而已),而行者的「正見」則是需如理作意才能安住,所以才會有隔閡感。現在的問題已不是「知見」與「體驗」是否正確?而是如何將正確的「知見」與「體驗」取代「貪瞋痴」轉化為無須作意的意識形態成為日常生活的基調?

 

那麼如何修才能將知見轉化成意識形態呢?答案其實很單純,就是透過「禪定」的修練就能的將知見轉化成意識形態,但此處的「禪定」不是指打坐中專一的定境,而是指生活中明朗、無散、輕鬆、自然、無整的覺知力,所以也可說此時的「禪定」就是具足正見的活在當下也就是所謂的「正定」。

 

其實,無論是原始佛法或後期大乘佛法對如何將「知見」轉化為意識形態都有明確的修法與次第,只是較不為一般行者所重視而已。因一般行者所談論、研習、重視都是在「正見」的內容,總以為只要「見道」就能解脫而忽視了「修道」才是真正修行的功力。

 

例如,大乘密教的密勒日巴大師就曾說:「廣大無量之法身(正見另一表達方式),略見少分非難事,證境堅固甚難哉!悟境未能堅固故,五毒煩惱時現行,由此多作無義事。若於真如得堅固,五毒自然不現形」。並且指出見地的精要在「顯現、空寂及無別」而修行的精要則在「明朗、無散與無念」(此時的無念並不是沒有念頭而是沒有違背緣起正見的妄念),也就是「正定」實質內容的描述。

 

又,原始佛法的修道就是「四念住、七覺支、八正道」,其修道的目標就是成就具足正見的「正定」生活才能徹底的滅苦解脫。將已知的正見轉化成為意識形態的生活基調就是「正定」的展現,是具有「定慧等持」之意。所以在實質上的修行之路是不需存有宗派法門之見,行者應以實質的修行內容為重心。

 

再者,對具足正見的行者而言,所謂的「修道」就是從作意的活在眼前到無須作意的活在眼前而已。但,知道要「活在眼前」也明白如何「活在眼前」?行者並非就真能無作意的「活在眼前」,總是斷斷續續,時有時無。雖然有能力滅除已生的「苦」,但就是無法徹底的令「苦」不生,也知道要徹底滅苦解脫就須完成「正定」,但無論怎麼修就是無法串習,因此就有隔閡感。那麼到底要如何修才能串習無間的活在眼前呢?以下,是安平的經驗與建言,提供法友參考。

 

如前述對已具足正見的行者而言,修道的內容就是「活在當下」或「活在眼前」將正見的內涵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並轉化成意識形態。所以禪門說:「善根具足、悟見堅固,若得禪定、空自顯現」。密教則說:「若於真如得堅固,五毒自然不現形」。不論是「於真如得堅固」或「若得禪定」都是指具足正見的活在當下也就是「正定」的展現。

 

但有實際經驗的行者就能體會要作意「活在眼前」是很容易的,要的當下就能做到,但要串習成無作意的「活在眼前」談何容易。縱經千錘百鍊也未必能完全做到,總會有不自覺的或有因有緣的「散亂」,雖然也能立即覺察但畢竟是已「摔落馬」了。再者,長期作意的活在眼前不但會使身心勞損也無法轉換成無作意的活在眼前。那麼,真正修道重點就在如何避免不自覺的或有因有緣的「散亂」生起?

 

先說原理再談實際的修法。人之所以會有不自覺的或有因有緣的「散亂」,近因就是忘失所緣沒有活在眼前,而真正的遠因是源自深沉的期待,也就是沉隱俱生的欲貪。因為雖然是已能現觀四聖諦的見道者,但其實尚沒有能力斷除深沉的期待,所以一旦忘失所緣就無法如理作意,無法如理作意,深沉的期待就會不自覺的或有因有緣的生起,此時就是處「散亂」的狀態。也就是對未來一種微細的貪念,而期待的貪念很廣泛,如期待生活安定、無事、無病痛、有閒暇、定境‥‥等等乃至涅槃解脫都是,總之凡有「期待」皆是貪念也是散亂的根源。

 

換言之,在期待與貪念未止息前「散亂」就會有再生的因緣。而實際的修法就是在原始佛法就確實的實踐七覺支、八正道,在禪門就是修「本地風光定」,如何修「本地風光定」暫且不談。先談大家較熟悉的七覺支、八正道,尤其是常被行者忽視的正語、正業、正命,因為這三項是生活中身心安定的道基。道基不穩,「期待」的欲貪就很難斷除,有期待與欲貪就沒有喜樂與輕安,當然就無法在實質上成就「正定」。

 

而一般行者不但輕忽「正語、正業、正命」三者在成就「正定」重要性,更忽視「正精進」是將「正見」落實在生活中的結合「正念」形成「正定」的關鍵。只是依文解義的將「正精進」詮釋為「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的四正勤,然後就認為只要斷惡修善就是正精進了。

 

但成就佛法「正定」之前必然要有的「喜樂與輕安」是因以「正精進」將正見落實在生活中的「正語、正業、正命」中才會生起的,若沒有因「正精進」而生起的喜樂與輕安,深沉的期待與微細的欲貪是不可能被化解的,行者的身心若沒有經常處於喜樂與輕安中就不可能止息期待與欲貪無作意的「活在眼前」進而成就「正定」。

 

由上述原理的說明就瞭解要具足「正見」無作意的「活在眼前」是要確實實踐七覺支、八正道。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究竟要如何做呢?安平的建言是:安忍無生,努力過生活。安忍無生就是以「正見」為生命價值的準則與依皈,拳拳服膺;而努力過生活就是在「正語、正業、正命」中「正精進」,如此就能生活在喜樂與輕安中成就「正定」。在此要提醒法友的是「安忍無生,努力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可分別修習但一定要結合成一體修行才能成就,否則是無法止息深沉的期待與微細的欲貪,也就不可能成為「那樣的人」。另,「努力過生活」的要意就只是「單純平凡的過每一天」而已。

 

綜合上述要領,要真正具足「正見」無作意的「活在眼前」,其前提就是要能處在沒有期待與欲貪的「喜樂與輕安」生活基調中才有辦法做到的。以上提供建言法友參考。2019/2/17

 

再補充說明,一般所謂的「修行」在實質上既不是去「消滅苦」也不是以貪止貪的「修」,而是透視瞭解「期待與欲貪」的本質是因對緣起現象的無知所引生的欲求,只要體証「緣起現象」就能化解因無知而引生的欲貪,苦也無從生起。所以真正的「修行」只是「前無明觸覺滅,後明觸覺生」而已,既不是「消滅苦」也不是「修」,而是在具足「明」的因緣條件而已。「安忍無生,努力過生活」就是要生活在「明」的因緣條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