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欲」就會面臨自我意識與價值觀崩解的壓力嗎?

 

有法友來函表示:對為何修學原始佛法者不少但真正願意離欲,發起出離之志者卻很少,感到十分納悶。(佛陀特別強調:不離欲,不名為大丈夫)是因離欲就會面臨自我意識與價值觀崩解的壓力嗎?感恩您!

 

對此問題,安平簡覆如下:其實不論修任何法門都一樣,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願意為離苦、滅苦而修行的,但卻不是每個行者都願意「離欲」,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離苦、滅苦也只是行者諸多的欲求之一,所以離苦、滅苦的修行也只是為滿足自己的「欲求」而已。

 

至於「離欲」就會面臨自我意識與價值觀崩解的壓力嗎?這是當然的,也是行者必然會面臨的抉擇。因為所謂「自我意識與價值觀」就是行者自己的「存在感」與「實在感」,是「我見、我執」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我欲」的內容。而所謂「離欲」的意涵其實就是在修正對「緣起現象」無知所生錯誤的認知與價值觀,所以若要真正的「離欲」必然就會面臨自我意識與價值觀崩解的壓力與抉擇,但也因為一般人在面臨此壓力與抉擇時是無力抗衡只能臣服投降,因此才需要「修行」。

 

而所謂「修行」實質的意涵,就是為了要弄清楚「自我意識與價值觀」或「我見」的內容及其本質為何?是否值得臣服遵循或是應該捨離揚棄,而判別的準則就是「苦」的有無。聞、思、修之所以要具足「正見」與「覺知力」其功能之一就是為「離欲」與否提供當下的實況與對比的基準,讓行者有能力和自我意識與價值觀抗衡,並判別是否應該「離欲」做抉擇。

 

如雜阿含經上所說:「當觀色、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就是因為行者有正觀色、受、想、行、識無常的能力,才會生厭離,而厭離者才會喜貪盡,因喜貪盡才能得心解脫。而「厭離」就是離欲的抉擇,也唯有離欲才會喜貪盡、得心解脫,所以並不是行者想離欲就能離欲。在實際的修行上「知苦」是一回事,「離欲」又是另一回事,二者雖有因果的關連但並不能混為一談。

  

再者,行者雖具有聞思的知見與觀察五蘊的覺知力但並不代表行者就願意「離欲」,否則就不會有提婆達多、修不淨觀而自殺、六群比丘‥‥等的案例。又例如彫塑家卻會愛上自己所彫塑的美女、吸毒者明知毒害卻難以戒毒,都是明証「知道」與「離欲」是二回事,這是行者必須獨自面對的難題與抉擇,任何人都幫不上忙。

 

總之,「苦」雖然是源於為了滿足「自我意識與價值觀」或「我見」的欲求,但願「離苦」並不代表行者就願意面對自我意識與價值觀做「離欲」的抉擇,這也是絕大多數人雖然有在修行卻難有成就的原因。因此,世尊才會有「不離欲不名為大丈夫」的告誡。

 

另,「得少為足、自以為是」也是修行人常見的過失與盲點,原因就是因為透過聞思修所得的知見與覺知力就足以降伏煩惱,這就已能滿足行者離苦的「欲求」了,所以「得少為足」。而「自以為是」是由於行者下意識不願面對自我意識與價值觀崩解的壓力必然會有的作為與展現,否則就無法面對自己,又如何能自處呢?以上說明,提供法友參考。2018/11/8

 

 

另,提供法友安平另一篇與此相關的文章。

 

若不離欲,不名大丈夫。

 

有法友問:「若是在覺知力具足後,能夠真正做到時時如實觀照(覺知)自己心念的話,貪瞋煩惱是否就會自然消失呢?感恩您的教導。」

 

安平回覆:不一定,要看行者離苦意願的強弱而定,但具足覺知力就有能力調伏貪瞋煩惱,至於止息貪瞋煩惱則一定要有離欲的正思惟。所以雜阿含614經說:能觀身受心法四念處的行者若不離欲,不名大丈夫。

 

由於原始佛法四念處的修學是十分簡樸、具體的,一般行者在初學身念處、受念處時就會有起碼的覺知力,所以多數都能依法降伏貪瞋的現象。因而對四念處深具信心,宗派的意識自然會較強烈,相對的排他性也會相對增加,因此才會依各自不同的見解而發展成部派佛教。

 

但絕大多數原始佛法的行者是會一直停留在降伏貪瞋的階段,其表層次的原因是得少為足、自信己意,但真正深層次的因素是由於行者「不離欲」所致。也就是行者修行的目的並非在「離欲、滅苦」所以不願徹底的面對自己潛藏的「欲求」,只是不停的運用所學四念處的技巧降伏因貪瞋而引生的煩惱而已。所以世尊才會教誡:縱然於身受心法四念處一一清楚觀察,但不離欲,不名大丈夫。

 

這也是為何現在修原始佛法的人不少,但真正能成就的卻十分稀少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何多數原始佛法的行者都喜歡暢談修習四念處的技巧、要領與降伏貪瞋的好處,卻少談因修四聖諦體驗離欲、滅苦心得的關鍵。其實原始佛法的修証是十分深邃的,緣起甚深、極甚深,一般對「緣起」的詮釋仍是很表層的,必須逐步的深入才能通達其中真正的意涵。

 

而所謂「得便宜處失便宜」,修學任何法門也都一樣,有其善巧方便得益之處,就有其相對的困難與障礙。其實在歷史上修學原始佛法的行者失敗的案例並不少,如六群比丘、修不淨觀自裁的比丘等,最有名的當然是提婆達多了。而且據記載說六群比丘無羞、無恥,最是弊惡。雖然如此,但他們卻具足威儀,一心攝持六根的儀法,行住坐臥都不失軌則,而提婆達多更是博學多聞具足禪定神通。

 

從世尊修學仍會有如此的現象主要原因皆是因得少為足不願徹底的離欲所致,而所學的知見與技巧反成為滿足「欲求」的工具,哀哉!「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以修行一定要時時檢視、修正自己修行的動機是否真的是為離欲、滅苦。千萬不要得少為足、自信己意。否則,不但是入寶山空手回,深沉的貪瞋反而更甚。當戒慎恐懼!以上,提供法友参考。2017/12/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