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適合自己的道

現代理財投資的目標是「實質獲利」,而理財投資成功的方式、策略、案例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投資達人各自從市場實戰中實驗領悟出來的方式,都有值得參考學習之處。但適合他人的方式策略卻未必適合自己的性格,因此學習仿效者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所以投資也不是一味的仿效就能獲利,而是摸索抉擇出適合自己習性、條件,使自己能夠確實實踐,因而成功獲利的策略,才是正確的投資之道。

修証之道一樣,可以參考也可模仿他人成功的方式、案例,但不需強求完全吻合。因為每個人的根器、悟性並不相同,適合別人修道的方式未必就適合自己,一味的仿效道業也未必能增上。重點是只要有真實的滅苦之志,行者就必然能在失敗、挫折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修証之道,而不是永遠都是在模仿仍至邯鄲學步進退失據。

事實上在原始佛法中世尊對修道的開示雖然都是四聖諦、四念處、七覺支、八正道‥‥等大綱,但在各別指導弟子契入時的方式也是因人而異有所不同的,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掃地大師周利槃陀伽和殺人魔王鴦掘摩羅的修道方式。

所以,只要行者能確立「滅苦」的修行目標,就應在浩瀚的佛法大海中尋求與摸索適合自己修的道,而不是一味的依循仿效前人成功的修道方式。

縱使是依止「明師」的學人都不應該勉強自己完全仿效符合「善知識」修行的模式,因為道業雖然會因仿效而有一時迅速提升的效應,但師徒的根性畢竟是不同的,最終仍是會使自徒勞無功而且身心俱疲。反而是在「依教奉行」中仍依據自己的步調、根性恆長的修行,道業的增長可能緩慢但卻是踏實自然而不會退轉。

再者,所謂稱職的「善知識」除了義理與初階修行方式的指導外,真正的職責是在修道上為學人「破疑解惑」協助行者親自「以身試法」的體驗,如此才是有效的修行指導。若只是一直在教導修行的技巧或在法義哲理上打轉、思辨,那將只會使行者「依他聖解塞自悟門」成為技術性的老修行而無法真正的脫胎換骨自成主人。以上,提供參考。2018/9/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