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印經」與「以經印心」是有什麼不同的內涵嗎?

 

法友來函問:請教:「以心印經」是以身心為因、經典為緣,而「以經印心」是以經典為因,以身心為緣嗎?,比如:「觸而不受」的「以心印經」與「以經印心」是有什麼不同的內涵嗎?感恩!                            

 

我的回覆如下:

「以心印經」是指行者經由實際身心變化的觀察、覺受與體驗,以現量滅苦的過程及經驗對照「經典」的描述,對於那些記載確實是聖言量,而那些則是後人添加的觀點或推論?自然就能瞭解而不會混淆。

 

「以經印心」則是行者以經典的聖言量為指標,檢視修正自己修証的體驗與見解是否正確?以免落入「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是」、「得少為足」的陷阱而不自知。兩者是互為因緣果輾轉影響的,不可偏廢。不過因為人類認知與學習的模式涉及聖言量、比量、現量等三量,是須略加說明,才能掌握其中的要領。

 

現量是指對當下身心的感知。比量是對照過去的經驗、見解、邏輯、推論而得的認知與判斷。聖言量也是比量的一部份,但特指聖賢者的言說,是判別是非對錯的準則。

 

人類認知與判斷的行為模式是由現量身心的感知經由比量而得到「好、壞」的認定,但是否是符合「正確」的標準則是須經由聖言量得到判別。例如聽聞「一句話」是現量的感知,而知道此話是讚美或辱駡則是比量,判斷如何正確的回應則是依聖言量。

 

所以修行沒有依現量的感知為基礎,比量和聖言量就只是概念性的見知,是無根的。同時,僅有現量的感知與比量所得的體驗與認知,而沒有聖言量做為「正確與否」的對照,就只是「自己的體証」而已。

 

「以心印經」可說是依現量、比量的個人身心的覺受與體証對照與聖言量的內涵是否相符應?而「以經印心」則是以聖言量的內涵判別自己個人的體証是否正確?兩者若合符節則表示自己的修証是正確的更應全力進道上昇;若有差異則不是自己的修証有問題,就是對聖言量的理解有誤,當尋求解決之道。所以說兩者是互為因緣果輾轉影響的,不可偏廢。

 

接著,就以法友所舉的「觸而不受」為例來做說明。因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在根、境、識三事和合生「觸」之後,立即就生「受」,所以對覺知力不夠的行者而言其現量與比量的感知與體驗,就是修行不可能是「觸而不受」的。所以在「以心印經」時會誤認為「由觸生受」是生命正常的現象,因而判斷經論上聖言量所說「觸而不受」的修法是有誤的。

 

但,實際上修原始佛法在處理「觸」和「受」時要留意文字實質上的意涵才不會混淆。例如:說人類生活中有「觸受」乃正常的生命現象,此時所說的「受」其實際上的意義是指對「感受」、「感覺」或「感知」而言,也就是此時的「受」只是「觸覺」的另一種表達而已,與經論所說「觸而不受」的「受」是不同的。因為所謂「觸而不受」的「受」是指已生情緒的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二者是不同的表達,不可混淆。所以一般經典上所說色受想行識生命五蘊中的「受」是指中性的「觸覺」,而「觸而不受」的「受」才是指五取蘊中的苦樂受。

 

由於一般人情緒性苦樂觸受生起的速度很快,是在現量的「觸」生的同時透過「想蘊」與比量的結合就緣生「受」了,這是一種慣性執取的反應是屬於感性的。而要依聖言量做出正確的判別與抉擇則是需要透過理性的正思惟才能做到,因此是需要強化覺知力的鍛鍊才能在「觸」生的第一瞬間就做出不引生苦的回應,「觸止於觸」而不緣生「受」,以斷除「苦」生的緣。

 

所以修「觸止於觸」的「觸而不受」的是正確的也是可以做到的,更是原始佛法的修行要領。再者,若行者的覺知力夠強的話,不但能在「觸」生時就察覺,更能在根對境生「識」就覺知了,那麼就更能具足現觀四聖諦滅苦的能力。

 

以上說明,提供法友參考。2017/10/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