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友問出離心與願生心有什麽不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釐清出離心與願生心的定義與內涵,才能進一步說明兩者之間的異同處,由於兩者所涉及的法門十分深廣,我只能簡略說明。

 

「出離心」是大乘佛法的說法,出離是指要出離五欲所引生的憂悲苦惱,從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脫出來,目的就是為滅盡煩惱之苦、解脫生死輪迴之意,所以出離心就是指要出離生死輪迴而證涅槃的意志。

 

但在原始佛法的說法則為「厭離」,是正觀五蘊無常、苦、空、非我而生厭離,就是知苦而要離苦之意。由於苦是對五蘊的無常、苦、空、非我無知而產生執取,當五蘊無常變異時,不合己意就會苦。原意是以「厭離」來表達不應喜愛、不執取五蘊,對五蘊無所欲求之意,但可能是因文字翻譯的關係常被誤解為排斥或厭棄五蘊。

 

「出離心」是立基在對於現量五蘊身心的無常變異所引生之苦,做週徧的觀察與思惟後,所產生出離憂悲苦惱的意志,目的是在滅欲貪、斷除執取的慣性以解脫生死的輪迴。因為要具足出離心才有辦法讓人與聞思所得的法義相結合,而確實的實踐才能使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但前題是行者要有能力正觀五蘊的無常、苦、空、非我或真的對世間如夢幻泡影有深刻的體認,才有辦法生起真正的出離之志,離苦的動力才能源源不絕。沒有出離心(意志) 那麼所修學的法要就只能停留在知見上,無法轉化為性格,於法要也就沒有實踐的能力,所以說出離心是修証道的基礎!

 

「願生心」則是求願往生淨土之意,也稱為「願往生」與「欲生」是同義。例如十方隨願往生、願生我國、欲生彼國等,此願求的心意,就稱為願生心。有願生彌勒菩薩的兜率天、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或十方佛淨土的,是大乘佛法願往生諸佛菩薩淨土才有的說法,但目前一般所謂的「願生心」大多是特指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意。至於願生心的內容,則依淨土宗各派別的宗義及信念而略有不同。

 

再者,凡夫之所以求生極樂淨土,是由於凡夫在娑婆世界的欲求因為「無常」的緣故所以不能滿足。因此對一般眾生而言希望求生於「佛淨土」,其實是為了滿足凡夫眾生「常、樂、我、淨」的欲求,所以願生心在本質上是源自隨順凡夫的欲貪所生的意志,是信仰式佛法的核心之一。因此可知願生心與出離心的生起,在本質上的立基點是完全不同的。

 

願生心的發起因為是隨順凡夫的欲貪,所以是比發出離心來得容易些,但也仍然有二項必要的前題,那就是善導大師所倡言的二種深信: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因為往生一事必須是「凡夫願生」、「彌陀必救」兩者結合,並不是單一的意願就可圓滿成事的,所以二種深信是淨土法門的核心,是「往生」的必要條件。若非凡夫願生則彌陀必救或尚需具足其他的德目才能往生,那麼凡夫一旦達不到標準就會掛慮,憂心能否往生,因而現世即不得安樂。

 

有關「彌陀必救」的部份是屬於信仰,無可討論,只能抉擇信受與否?凡夫是無能置喙的。所以凡夫往生的決定點就落在是否有自覺:「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因而生起了真切願生極樂的意志。

 

信受願生必蒙阿彌陀佛無條件救度的凡夫,若能生起真實的願生心,那麽,雖然歷緣對境時貪瞋仍在、苦因猶存,卻因為能在「彌陀的信仰」中得到救度,往生成為必定。所以現世就能因「必生」而願意放捨對娑婆世界的執取,凡夫一旦具足「捨離、不執取」就能現量安樂,所以才說願生心是淨土法門的道基。

 

佛法修証道的核心是在透過修証,認清並接受「世間無常或如夢幻泡影」的事實,因為能接受「無常、夢幻泡影」就能無執取,無執取就不會因無常變異而苦,進而斷除執取的慣性就能解脫生死輪迴了。

 

而淨土法門的立基雖然是隨順凡夫的欲貪,但因信受阿彌陀佛無條件必然的救度,因必定會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願意捨離對娑婆世界的執取。是以即將往生,願將一切都給你的心境在生活,所以就能「不以苦為苦」或「苦也無所謂」。同樣也能達到「無執取」而得心解脫,而一旦往生則斷除生死輪迴皈依不可思議的法界。如同以火燒柴,最後是柴盡火熄,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法門。

 

所以「出離心」與「願生心」雖然在本質上有所不同,但在「破除執取、解脫苦的輪迴」的功能上卻是一樣的有效!雖然說不論大小乘的涅槃(苦的止息) 都是一樣的,但由於人是感性的有情,在實際上淨土行者「捨離」的心境往往是更勝過由理性修証而得「無生」的解脫境,因為淨土行者「願將一切都給你,盡心盡力,了無遺憾」的心境是多麽的令人感動溫暖啊!

 

其實修証與信仰兩者並不衝突,關於這點或許有很多修証道的法友不太能認同。但眾所週知關於「信仰」的部份是無法討論的,僅能就信仰所引生現量的作用來衡量其信仰的功能與價值,相信也沒有人能否認「信仰」的影響力是非常強大的。再者,修証之道也只是滅苦而已,而法界卻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歷代以來就有無數修証有成的祖師大德最後都皈依淨土。

 

或許有人會說阿彌陀佛的救度難道不是「神道設教」的設施嗎?我的回答是:這是屬於不可思議的,是無能力討論的,只能信仰,信受與否全在於個人的抉擇。

 

至於「念佛」究竟能不能往生?我不知道!我也只是被救的人,只知道信仰「凡夫願生、彌陀必救」就能令人現量無苦,這是現量可檢視的,而「念佛」則是最能方便善巧攝受願生心的。我從來不曾說過「念佛不能往生」!之所以強調願生心而不談念佛就能往生,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是因為人性不但有臆測真理的慣性,更有僥倖、逃避的心態。

 

若只強調念佛就能往生,就容易落入上述的心態,而事實也証明隨處皆能見到口中念佛,心中卻充滿對娑婆世界欲貪,對能否往生猶疑不定的淨土行者。現世既難捨娑婆世界,臨終時願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就難以確定了。

 

同時,有無願生心也是現量就可檢驗的,所以強調現世就應具足真實的願生心,現世即得安樂,臨終往生也是必定,這樣的信仰就能暗合佛法「現見、離熾燃、不待時、即此見、緣自覺知、自證涅槃」的特色。以上,提供参考。(雖簡略說明還是寫了那麼長的文章,有勞大家的眼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