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觸受中的想蘊與我見

 

一般佛教的行者都瞭解十二支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在說明苦集滅道的緣起法則。雖然也知道要實修就是要觀察五蘊的集、滅、味、患、離,但在實際上到底要從何處下手呢?

 

佛說:「六入處就是一切法」,若於六入處能如實知、如實見,就能觀察到根、塵、識和合生觸,由觸生受的過程及原因。所以原始佛法的下手處是在六入處,因為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起因是來自於觸受中加入「我及我所有」才會緣生的,而觸受又來自六入處,所以要實修,就要從六入處下手觀察五蘊的運作,及五受蘊是如何生起的!

 

若行者的覺知力(正念、正知) 夠深細時,就能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六識,根、塵、識三事和合生六觸時,發現原本是只有單純的觸覺(覺知) ,觸覺的本身並沒有苦樂受,但觸覺生時已有想蘊在運作了,是在單純的想蘊中加入「我見」欲令如是,不令如是,才會合意樂受生,不合意則苦受生或沒有苦樂的無明痴受(不苦不樂)

 

有了受,接著才會有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實修的下手處就是要對「受」的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而要如實知「受」,就要觀察六入處是如何產生「觸」,而且在什麼因緣會集時才會產生「受」,如此就能瞭解為何原始佛法的修証要領是在「觸而不受」。

 

由上述的緣由,可覺察得知「受」的生起是在「想」時加入「我見」,並讓「我見」生起,也就是欲令如是,不如是的欲貪生起才會有苦樂受。那麼此時實修的重點就轉為:什麼是「我見」?因為「想蘊」的本身是中性的,是不會有苦的,但苦卻必需是透過「想」才會生起!

 

這也是為何很多修深禪定的行者會誤解在無念無想時,就是解脫的境界。因為「無想」,苦也無從生起。但是一旦離開了禪定無想的狀態,回到日常生活中的意識形態時,苦就又會依附「想」而生起,這就是為何修深禪定並不能滅苦的原因。一般都認為「我」即是靈魂之類,具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特性,是主宰五蘊運作背後的核心。但這僅是一種推論而已,因為在實際上對色、受、想、行、識五蘊生命活動的現象,一一觀察的結論是:在生命活動的現象中,找不到一個恒常不變的精神或物質的存在,而確認生命僅是五蘊和合生滅變易的現象而已,因而奠定「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緣起法則的確切性。

 

那麼什麼是「我見」呢?就是誤以為五蘊或五蘊中的任何一蘊為「我」,也就是認為五蘊或其中一蘊是「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是對五蘊運轉的生命現象產生一種「實在感」。那麼這樣的實在感又是如何呈現的呢?那就是對五蘊或其中一蘊產生執取,就有了「我」及「我所有」。

 

其實「我」是一種概念,在實際上「我」指的就是能取,而「我所有」就是所取的對象,這種能取及所取的二元對立見就是「我見」!那麼有「我見」就會苦嗎?其實也不會!因為苦是自來對單純的六入觸,有欲令如是、不如是的欲貪才會有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也就是所謂的「愛結束縛」才會苦,而有「我見」只是「無明覆蓋」而已,並不會直接產生苦。必需透過「想」讓「我見」升起,也就是在六入觸,想蘊的運轉中加上「我及我所有」的欲貪才會有受,接著苦才會生起。

 

所謂「無明覆蓋、愛結束縛」,是指因無明不知五蘊是無常、苦、空、非我的緣故,才有貪愛執取的束縛,苦才會生。所以修行要斷除的「我見」,在實際上就是要斷除對五蘊或其中一蘊的貪愛執取。也就是斷除五受蘊(五取蘊) ,要斷除五受蘊就要有覺知力,能正觀五蘊、五受蘊的集滅味患離,而六入處就是正觀五蘊、五受蘊的關鍵下手處,目的是在讓「無明觸覺滅,明觸覺生」,也就是在六入觸時不會在想蘊中加入我見而引生苦樂受。以上,提供参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