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觀五蘊的集滅味患離

 

有法友問:常常看到法師或學人提到集滅味患離,在實際的禪觀修行上是如何做?才能符合佛陀所教示的觀集滅法和修味患離的法義呢?是否能簡要舉例說明實修的方法?比如說要觀察身心現量的受只是等待受的生起嗎?單純的觀注在受上面嗎?還是要觀察覺受生起旳因緣?

 

這看似簡單的修行問題卻是實修的內涵,因為它含蓋的定慧很深廣!首先要瞭解若能如實現觀五蘊的集滅味患離,就一定是開法眼的入流者。因為現觀五蘊的集滅味患離,就能觀五受蘊,能觀五受蘊就能現觀苦集滅道四聖諦,自然是位開法眼的入流者,換句話說,要現觀四聖諦實際修行的內容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觀五蘊、五受蘊的集滅味患離!

 

那麼要如何修呢?這就需具足止觀的能力,也就是基本的覺知力,要修四念處、七覺支才能在急速緣生緣滅流轉的感官中,觀照到五蘊的運轉及五受蘊(五取蘊) 是如何生起的。關於修四念處、七覺支的要領,在雜阿含經801803810經、及中阿含念處經都有詳實的記載,有關五蘊的集滅味患離在雜阿含42經,就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的說明,請自行参閱。在此,僅提供些心得供法友參考。

 

我個人認為要現觀五蘊的集滅味患離,除了要有滅苦的決心,對法義、法向法次要瞭解,具有「正見」的見地思想外,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地提昇覺照的禪定力。在資訊發達的現代要具足「正見」的思想觀念較容易,但要鍛鍊覺照的禪定力較難,不但要在靜坐修練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念玆在兹,恆長無間的鍛錬才能成就!若沒有初禪以上基本的覺知力,就觀察不到五蘊的集滅味患離,修行就會變成知道(理解)而做不到!

 

例如雜阿含42經的七處善,三種觀義: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

云何色集如實知?愛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

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

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

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

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

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

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

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根對境)是識集。

云何三種觀義,觀察陰(五陰)、界(十八界)、入(六入處),正方便思惟其義。

 

經文已明確的說明如何觀五蘊的集滅味患離,更指出六受、六想、六行的集是來自觸,而六識是來自名色集,也就是由根、境合和而生識,再由根、境、識三事合和而生觸。那麼重點就在如何「如實知」上述因緣生起的現象呢?答案就是要有現觀的能力。就是能在事跡正在前進當下覺知而不是事後的推論,否則永遠只是經典的奴隸而已!

 

要現觀就要具備正念、正知的能力,才能觀察到根、境合和生識,三事合和生觸,由生受的現象,然後才能就事實的現象如實知見集滅的過程及原因。再就五蘊集滅的現象,體驗其中的味是來自喜樂、貪愛,患是因現象的無常、變易而生的苦惱,離是貪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得心解脫、慧解脫!而三種觀義是指出要現觀的對象就是五陰、十八界、六入處。

 

有關覺知力(正念、正知) 的鍛鍊,原始佛法南北傳各派別的入手處不太相同,主要是念住所緣的差別,隨各行者個人抉擇。我想說的是修四念住的覺知力是有粗細深淺的,從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依次第增上深化覺知的能力。換句話說,要觀五蘊集滅味患離的覺知力是需要漸次增強,才能觀察得到,否則就會落入概念的暗示而不自覺,這樣就沒有能力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

 

一般行者多數都認為佛教的「四禪定」是在靜坐時心一境性定力的深化次第,但其實佛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的四禪定是覺知力與正見結合深化的次第,也就是定慧等持而增上的次第,是一種「道共定」,是伴隨著智慧而生的定力,而不是單一定的深化!

 

初禪的有覺有觀是從選擇固定所緣的專注開始鍛錬,調伏五蓋(貪、瞋、昏沈、掉悔、疑),生喜樂。重點是在能依所緣降伏五蓋控制散亂的心念,才有能力觀察五蘊的集滅味患離。而且並不是只在靜坐中,必須是在日常生活中具足初禪的定力。也就是要有能力隨時都能察覺並降伏五蓋,若連五蓋生起都不能覺知,那如何觀察五蘊的集滅呢?

 

接著,二禪是指有能力離開有覺有觀固定的所緣,無覺無觀並非沒有所緣,而是能隨順身心的覺受為覺知的所緣,一樣能令五蓋不生,內心平靜而生喜樂。而三禪的定力是已具足有正念正智,也就是能正觀五蘊的集滅味患離,才能離喜捨心,身心受樂,體驗聖者所說,住於不苦不樂。而四禪則是斷除欲貪、超越欲貪所以能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亦捨,淨念一心具足正定的生活。

 

關於法友所問:要觀察身心現量的受只是等待受的生起嗎?單純的觀注在受上面嗎?還是要觀察覺受生起旳因緣?

 

這就要看自己覺知力的深淺,若覺知力夠深細那麼當下就能覺知觸受的過程,也能覺知觸受生起的因緣() ,當然也能覺知受滅的過程及因緣。若覺知力不夠就只能在苦樂受已生起了,才能覺知,那麼就沒有能力現觀受的集滅,也談不上現觀受的味患離了,只能回憶推論而已。

 

至於舉例說明我認為是不必要的,因為沒現觀的能力,就無法在實際上覺知根境識合和生觸,於其中透過想加入我見而生起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的過程。那麼舉例說明也只是概念推論而已。以上,提供参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安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